于是,高希将如何让张掌柜误以为自己的鬼画符是大明宝钞的事,捡要紧的地方,绘声绘色地说了一遍。
沈度和王知县平时是严肃惯了的人,哪里听到过如此新鲜、有趣、又离奇的故事,一时觉得比外面说的书还要好听。
想想那张掌柜将高希的十几张鬼画符当成大明宝钞时自作聪明的滑稽样子,再展开那十几张鬼画符,看到高希那一笔烂字。这和高希本人的形象、品行、学识,反差也太大了。
两人再也把持不住,放声大笑起来,周围的下人早就憋不住了,也跟着哄堂大笑。
高希立在那里,并不觉得有什么可笑的地方。但他越是正经的样子,越是让周围的人控制不住,有几个仆人已经笑弯了腰。
好一会儿,沈度才慢慢止住了笑声,他擦着眼角笑出来的泪水说道:“你那老师啊,是个难得的好老师。爱徒心切,用心良苦啊!”
古代的读书人,只要想考进士,就要从小学书法、练书法。将来有一天出仕为官,在地方也好,在中央也好,要处理各种公文,那时候可没有打印机、印刷机、复印机,全靠人写。字写得难看根本没法混。
你总不见得捧着一张“狗爬字”公文让上司看吧?万一你的“狗爬”,还要进呈皇帝陛下御览,你想想看皇帝会怎么样?你还想当官?卷铺盖回家吧!
实际上,字写得难看,在科考阶段就被淘汰了,狗爬字是没机会进呈御览的。
因此,书法是古代读书人从小开始的必修课。被我们称为“书圣”的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据说从四岁开始就习字了,到了七岁的时候已经“善书”。
高希呢?已经十八岁了,从来就没练过字。你说要不要命!
在丁家村的私塾,他跟着胡老秀才读读书、背背书没问题,但眼看着再过几个月就是开春的县试了,就高希现在这一手“鬼画符”,学问再好,也是乌西空(白忙一场)啊!
胡老秀才并不认识沈度,却敢写荐函,自有自己的考虑。
一是高希和沈度在顾瞻书坊的偶遇,已经可以知道沈度赏识高希,否则一个大官怎么可能又送书、又邀请以后见面的。
二是朝廷已经确定的馆阁体,正是沈度所创,跟着他学书法,方向肯定没错,至于有没有学得更快一点的办法,沈度应该比别人更心中有数。
三是沈度虽丁忧在家,却是二品大员,对于地方上的人和事,于制他当然不会插手,但却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力。
县试一般都由知县主考。沈度正丁忧在家,知县怎么可能不拜访、结交这位朝廷大官!
高希若跟着沈度习字,华亭知县定然会知晓,那么就算知县在评卷时秉公办理,也会在心理上有所权衡。翰林的学生,你说不录取就不录取了?这样,就可以避免高希因为书法欠佳,直接被淘汰。
现在,华亭县知县王纪就坐在沈翰林的家中。你看,当时胡老秀才从“对高希烂字的绝望”中,突然又“一拍大腿写荐函”,脑子里转了多少弯弯绕。
这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封荐函,是有多高明!
不要小看秀才,不要小看老秀才,更不要小看敢大胆给朝廷大官写荐函的老秀才!
华亭知县王纪会拜访沈度,他早算到了。
只是没想到这么巧,高希因为门子阻拦而被拒之门外,这才被知县老爷亲自带进沈宅。
这是命,算不到!
“小人因自幼染疾,十八年不省人事,因此无法练字。小人的老师对小人寄予厚望,而数月后就要县试,小人的字”高希再度向沈度深深一揖,“望先生教我。”
“从现在到明年春试还有七八个月的辰光(时间),我并不能保证到时候你的字一定能得王知县的认可。我可以教你,但你吃得了苦吗?”沈度这话,已经是愿意教他写字了。gonЪoΓg
高希何等聪明,当即跪下顿首,朗声道:“老师在上,受学生一拜。”如是,三拜。
“恭喜民则兄,收了一个好学生。”王知县笑着恭贺沈度,又向高希说道:“沈翰林与吾是知交,但我不会因此而对你另眼相看。县试当然由我主考,到时候我要检查你的字,也要检查你的文章,若不合要求,一样会让你落榜。”
“但请知县大人届时秉公办理。”高希不卑不亢。
“四方,你今日找我有何事啊?”沈度问道。
“哦,正与高希有关!”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请,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
随后,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个单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
还有自己的身体……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
带着疑惑,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
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