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长生:从下山娶妻开始 > 第九十四章 出城检测 两名灵根

第九十四章 出城检测 两名灵根

    青阳城。
    南区某府邸。
    一名修士前来拜访另一名修士。
    “钟延这厮在城内窝了一年多,终于出城了!”
    “哦?去坊市?”
    “应该不是,往北边去了,却也是个胆小怕死之辈!带了一群武者随从,个个精壮,一看武力就不弱!”
    “哈哈~谁不怕死啊!”
    “害,想打他的注意怕是不好办。”
    “急什么,找准机会一击必中,最好是在他往返坊市的路上,那么长时间,他肯定积累了大量符箓要去坊市售卖。”
    “诶,你说,绑他小妾或者子嗣怎样?”
    “嗤~有个屁用!这家伙妻妾成群,还都是从姻缘阁买来的,哪会在乎她们的死活,再买就是,子嗣也一样,死一两个对修士来说有何要紧。”
    “也是,估计也就喻青瑶他会看重一些,用来生灵根子嗣。”
    “可她境界更高,不出城的话也不好对付。”
    ……
    ……
    青阳城外,往北路上。
    钟延一身青衫,驾马前行。
    左边是身穿黑色劲装的燕三刀,右边是着白色劲装的李刘氏,两人都带着帷帽遮盖面容。
    清风吹起丝带飘,黑白双飒!
    前后还有十八名武者随从。
    十个来自李府,五人先天,五人后天后期。
    另外八个年纪轻轻却身材结实,则是钟府武馆的弟子,皆已迈入后天境。
    全副武装,佩刀剑,挂强弩。
    即便有人来袭,没一定实力和人数也难以得逞。
    道路两侧,山脚下,田地里,依旧随处可见衣衫褴褛的流民,或坐,或躺,或缓慢行走,多为老弱病妇。
    若不是马匹奔行,定然要冲上来围堵强讨,这是惯像。
    阜阳镇是青阳城下辖一个小镇,往北一百三十多里,坐落在山脚下。
    一行人踏着夕阳余晖,赶到镇上。
    负责钟府此处田地的佃户,早就在镇口等着了。
    一瞧见掀开帷帽的燕三刀,领头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汉便带着一群人激动地跪下。
    “小的李春根叩见钟大老爷、夫人与诸位大人!”
    地主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尤其是钟府从薛府夺来此处的田地后,给下面的诸多佃农减了不少租金,给予了各种优待政策。
    让其他地主家的佃农都羡慕不已。
    燕三刀矫健翻身下马,“都起来吧,人都聚齐了?”
    “齐了,齐了!在谷场那头!”
    “没出什么事吧?”
    “冒的冒的!”
    李春根连连摇头,龇牙笑道:“夫人放心,好着哩!多亏夫人给足了银子买被褥、柴禾,要不就去年那个冷,铁定得冻死不少!”
    燕三刀颔首,摆手示意旁边的李刘氏,“这位是迎夫人,钟府与李府的账目都由她核查管收。”
    “是,是!”老汉躬着身子连连点头,指了两个年轻人。
    “你们两个领夫人去,家家户户所有田地收成、租金、今年播种全都汇报清楚,好生照看!切莫怠慢了夫人!”
    “是,根叔!夫人您这边请!”
    “那妾身便先去了。”李刘氏朝钟延欠身,领着两名武者朝镇小里去。
    老汉看向钟延,堆笑道:“钟大老爷,天快摸黑了,小的已备下酒菜,可是先吃些东西,歇息一晚明早再工作?”
    “不用,前头带路。”
    “好,好!”
    老汉挥手命人将准备好的吃食带去谷场,自己和几个壮丁开路,领着队伍先行。
    走出一段路,一番犹豫后,他又瞄了钟延一眼,看向燕三刀,有些尴尬有些小心道:
    “敢问夫人,那些流民往后怎的处理?人太多,等春忙过了,没了活干,这整下去也不是办法,小的管不来哩。”
    燕三刀道:“等挑完人,会给他们每人五两银子路费自谋出路,你若愿意,可以选几个有力气的留下帮做农活。”
    老汉一惊,五两那么多,连连点头,“好的,好的,钟大老爷和夫人都是在世菩萨!”
    沿着泥土小路,一路前行。
    春风拂绿,夕阳无限。
    乡下风景却是独好。
    钟延环视着一块块农田,不少农户都还在地里干活,远处天际还有一片片房屋。
    “李春根是吧,这阜阳镇有多少户?”
    听得问话,老汉立马跑到钟延马边跟随,笑道:“回钟大老爷,镇子上一百六十二户,不包括常年外出做买卖的,有一千两百二十五口……”
    “下边有二十七个村子,多的百多户,少的四五十户,整个阜阳镇一共有一万三千多人……”
    “俺们镇主要靠农田讨生,主产棉花,其它小麦、玉米、蔬菜也种,运往青阳城……近年风调雨顺,收成都还过得去……”
    连镇上有几家有一定武力的猎户,几个地主,地主家大致多少打手护院都一一说出来了。
    钟延看了他一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