嵘开口道:“是,我们一定会更加关注新人。”
“百个新人也比不过幼麟,只有幼麟才能写出我们想要的作品。”翟临见柴嵘理解存在偏差,只好进一步暗示。
同时翟临无情地通知道:“秋毫那边让他尽快完稿,下半月头版要换掉他,刘元璋你跟秋毫说一声。”
“秋毫先生的手中文稿本来就已经接近完稿,大约还差三四回到内容。而且秋毫先生的《东厢情缘》口碑也不差。我们刚与秋毫先生签订契约,就换掉头版是不是不太好?”刘元璋冒着冷汗,顶着主编翟临的高压问道。
“不换掉他,难道让他继续和观海的幼麟对垒吗?这样只会让所有人都记着秋毫是被幼麟踩着上位的失败者。淡化他,对他,对新月社都好。行了,去通知吧。”翟临不耐烦地说道。
“明白。”刘元璋知道秋毫大抵是要被雪藏了,至于雪藏多久,还要看幼麟还能火多久。或者他能够写出一本可以比肩《农家子青云路》的小说,才能够翻身。
傍晚,刘元璋来到了徐适之家中,转告了翟临的通知。
“想必您应该已经听清楚了,那么我就先离开了。”刘元璋转身想要离开,却被拦住了去路。
只见徐适之一脸呆滞地问道:“刘编辑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先生是聪明人,先生不妨多花时间打磨作品,有一天能够打磨出一个《农家子青云路》也就出头了。”刘元璋绕过了徐适之,离开了徐家。
只留下徐适之一个人不停地重复幼麟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