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间,老二家的杨小龙笑呵呵的走了过来。
对着杨广志说道:“那个,三大爷,我爹说了,这锅有一口是我们家的,我得拿回去。”
杨广志听到这话,愣了一下。
此时才回想起来,当时暂时分开的时候,自己家人多,就多要了一口锅。
当时说自己父亲杨满仓会跟生产队申请,开个条子去乡里的供销社买一口锅。
这头上的伤不能白挨了。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至于电?
几年前就说要通电了,到现在连个影子都没有。
万一挨揍了,一会自己找不到人说理去。
王秋菊回头看了一眼点点头:“知道了,明天中午我们回来磨一些,让你爹去庆武家,把生产队的骡子借来用一下。”
不等他问话,老四喜子已经开口问了起来。
杨小乐看着这一幕,笑了笑。
气呼呼的吼道:“伱个臭小子,就你这身体,你能下河摸鱼?你要是上不来怎么办?”
粉条这玩意可是好东西,平时很少吃,过节,农忙的时候才吃。
听到这话,王秋菊瞪了他一眼:“平时屋里屋外,大大小小的事情,你哪样管过了?”
王秋菊闻言叹了口气,对着大儿子说道:“小刚,拿鸡蛋去大队换点酱油。好像有三个吧,都拿去换了。”
说完,安静的在那里切着刚刚洗好的大白菜。
随后悄悄回到了房间里。
杨小乐见状假装在厨房里溜达,来到存粮食的大缸前面,里面的玉米粉已经快要见底了。
见没人注意,他弯腰伸手在面缸里翻了翻,又起身站了起来。
看来这里也有白天黑夜啊!
搞不明白怎么回事。
小鸡茫然了一会,这才发现地上的玉米粉,便开始啄了起来。
此时他的空间里已经有一些玉米粉。
对方正在气头上,得罪不起。
高兴的还是分家了,以后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了,自己以后就是家里的老佛爷了。
因为煤油贵!
而且一户人家一个月也就只有三两煤油的定量,点完了就没有了。
杨小刚看到他跑出去的,气不过,捡起地上一块土疙瘩,对着外面丢了过去。
本来以为砸不到的,没想到外面传来了惨叫声音。
大队离这里还比较远,来回得半个小时。
但是如果不配合,一会自己老娘真会下死手的。
想到空间里的两只小鸡仔,他想了一下,来到了厨房。
到时候这锅再还给老二。
他要试试这个空间到底是怎么用的。
随后无所谓的说道:“那行吧,那锅就留给你们了,可别说你们家吃了多大的亏了,这一口锅怎么也要几块钱呢!”
去了木屋,拿出一个灰黑色的陶碗,将之前木桶里还剩下一点点的水倒进了碗里。
想了一下,他拿出一些小麦种子洒在最先浇水的那块地上,再拿耙子扒拉了几下,用土覆盖上。
弄好以后,来到屋里的水缸这边,看鱼都活的好好的,他这才放下心来,可别死了啊!
好在水缸够大,不然这些鱼估计养不了几天就要挂了。
(这里很多人估计想着铁锅要票,那时候城里要票,但是农村是不要铁锅票的,村里会根据情况开条子去公社买,不然农村哪里买到锅,当然了这条子也不是随便开的,每家每户都有上限,连煮猪食的,一共2口。)
听到这里,杨广志脸色铁青,“滚蛋!让你爹来找我要!什么都往自己家扒拉,再怎么也要点脸吧?要不要去村里说道说道?”
再不吃饭,他估计就要低血糖了。
不知情的他,感觉可能是玉山不吸收自己营养了,自己解放了吧。
此时他一阵的奇怪,自己的身体情况他自己知道,今天一天累成了这样,要是放在以前,早就累趴下了。
此时锅里咕噜噜的冒泡声,伴随着阵阵香气,让杨小乐的肚子更加的难受了。
毕竟这空间里的东西吃了有没有用他还不知道呢!
将两只小鸡捉了回来,放在玉米粉边上。
旁边黑瘦的五妹也差不多。
“好了,别气了,以后这家小事都归你管了。”
杨小刚听到这话,赶忙去厨房,拿着三个鸡蛋和一个油乎乎的盐水瓶便跑了出去。
随后便没有再去管了。
不过看着正要离开的女儿,犹豫了一下说道:“泡一点粉条,一会一起炖了,别泡多了。这个礼拜就当提前改善伙食了。”
回到屋里,此时已经是黄昏时刻,屋里没有点煤油灯,显得十分的昏暗,几乎看不到。
接过杨小美的活,开始摆弄鲶鱼,一边弄一边交代大女儿:“去把饭盛掉,一会炖鱼。”
“哎,吃鱼太费酱油了。”
“娘,什么时候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