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地上道国 > 第427章 褒斜道

第427章 褒斜道

    有了王允的支持,董白的命令总算得以执行。
    等到雨势渐小,这支屯扎了多日的军队开始开拔。
    李肃的拖延没起到效果,只好悻悻的领军向秦岭深处行去。
    褒斜道南起褒谷口,北至斜谷口,沿着褒斜二水,贯穿褒斜二谷。
    一路上山势险恶,难以通行。
    李太白就曾在《蜀道难》中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这一路在山间夹谷,沿河川而行。
    本就没有半尺坦途,如今雨湿路滑,更是难走。
    这些天的秋雨虽不大,却连绵不休。漫山的雨水都汇入河谷,抬高了水位,有些原本可以行路的地方,也变得极为难走。
    遇到险急之处,将士们只能攀着岩壁,涉水而行。
    素来养尊处优的董白,也像是普通的士兵一样,带着斗笠,裹着蓑衣,攀石踏水,一起艰难跋涉。
    或许是见董白这等贵女也能同甘共苦,原本低迷的士气慢慢开始回升。
    董白隐隐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每当她的身体疲惫不堪,无法支撑的时候。
    就好像有一股力量,从她脏腑中生成,运转全身,为她消除疲累。
    让她精神高昂,为她鼓舞身边人的士气。
    就连蔡琰这样的名门闺秀,弱质女流,都咬着牙跟上了她的脚步。
    王允想着自己那义女貂蝉是舞女出身,平时苦练舞技,身姿灵活,于是主动让她随侍在董白身旁。
    这次董白没有逞强拒绝。
    而那貂蝉不愧是一个好舞女,就算每日艰难行路,也有余力细心照顾两人。
    这让董白对她大有好感,甚至主动许诺,要把她讨来做渭阳君府里的女官。
    又行了数日,雨势渐渐止住。
    秋水虽未退,道路也依旧难走,但众人在心理上都好受了不少。
    只有李肃这样往来过川中的才明白,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褒斜道的灵魂,在于那连绵的栈道。为了贯通这蜀中天险,历朝历代都花费了极大的心血。早在秦朝时,就开始在山间修建栈道。之后数度被毁,又被反复重建。
    这栈道有的需要依托山势,锤碎挡路的山石;有的则要在峭壁悬崖上凿孔,然后在孔里塞上横木,在横木上覆木板;在深沟险涧的地方,则需要架长木厚板;遇到绝壁上的蜿蜒小道,还需要再旁边打桩立栅,防止人摔下山崖。
    可以说,为了和险恶的自然条件抗衡,人类拿出了无比的智慧和勇气。
    不过在大自然的伟力面前,这样的努力,无比的脆弱。
    不要说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山石崩塌,河水席卷,有时候就连几颗长在梁柱上的蘑菇,都可能让一段道路垮塌崩溃。
    这样的栈道在秦岭中足有数百里。
    这场秋雨过后,之后的行程还不知道有多少麻烦。
    李肃身为一个斥候向的武将,很有自觉的带着少量士兵开始提前探路。
    或许是赵谦的兵马过去没多久的原因,一些难走的地方都被简单的平整过,有些松动的木桩也有临时加固的痕迹。
    李肃每日带着人将明日要走的路亲自走了一遍,又留下士兵轮流把守,这才放心的回营地休息。
    所谓营地,也无非是在不容易着火的乱石间,临时安灶休息罢了。
    负责辎重的士兵去附近山林砍伐来枯树,随后用刀斧去掉潮湿的表层,在碎石堆里点起大火,架上锅灶熬煮些麦豆。
    运气好时,四处游走的斥候能够猎到一些羚羊,野兔之类。
    原本这些都是属于将官们的享用,都被董白拿来论功行赏。
    原本辎重兵和斥候都是辛苦劳累居多,论功行赏在后。这次行军不需要殊死搏杀,反倒是他们得到了董白的上赏。
    不知不觉,又在秦岭中行了许多时日。
    这一日,李肃回来的早些。
    路过河边时,他顺手用几支树枝刺了几条肥大的鲜鱼。
    李肃自己取了一条,在营地边上寻了一处刚搭好的锅子慢慢熬炖。
    那一火士兵本要准备煮饭,见李肃占了炉灶也不敢多言。
    李肃慢条斯理的吃完干粮,又将那锅炖烂的鱼汤,连肉带刺一口气咕嘟咕嘟喝了下去。
    围坐在周围的士兵都看傻了眼。
    不知这位将军怎么这么大的食量。
    李肃舒服的打了个饱嗝,随后用手一指其他的几尾鱼,“自己献上去吧,或许渭阳君会赏你们一些。”
    那些士兵听了,欢天喜地的谢过李肃。
    李肃慢悠悠的往自己营地行去,走不几步,忽然回头狐疑的看了一眼。
    接着,又慢慢踱步回来。
    那些士兵正准备重新烧起炉灶,见李肃回来,赶紧见礼。
    李肃摆摆手,目光扫过刚才围在这里的士兵,“你们这一队有多少人同灶进食?”
    为首的一个士兵连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