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只是比较容易通俗解释的部分障碍。
是最容易调整克服的。
其它是更深入的。
结束日常功课后,林嘉念正色道:“这几天我已经整理好了草稿版,比较粗糙的那种,是先搞定‘森林’,还是先进行整理?”
闻言,徐年直接反问:“不用练声了吗?”
“肯定要,不过也不能光卡在这里。”林嘉念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徐年表示认同。
略加思考,徐年决定道:“先抽时间整理一遍。”
林嘉念没二话:“行,那就直接开始吧。”
“……”
到这份上了,徐年自是不会啰嗦。
依照顺序一首一首来初步整理,跟‘挪威的森林’的整理过程一样,徐年前摇一段时间,然后开始跟潜意识共鸣。
在林嘉念拿出的草稿版基础上,与潜意识的共鸣简单了好多个档次。
再加上熟能生巧之类的缘故,越往后越顺手。
每首歌前摇几分钟,唱一两分钟,讨论十来分钟。
倒也不慢,赶在午饭点完成了整理。
剩下的活会比较耗时间,不是林嘉念一个人能搞定的了。
首先她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完成更全面的填词补充。
然后需要进一步作曲,这个部分少不了请别人帮忙。
徐年并无作曲编曲能力,他甚至连写旋律的能力都没。
就更别说配器、曲式、结构、和声、节奏了。
总之,这是个大的系统工程。
林嘉念也没法全都搞定,她顶多是顺手的歌曲能搞定大部分,其余部分音乐工作室搞定。
不顺手的歌曲只能是请作曲大佬帮忙。
严格意义上,演唱是一首成品歌‘最简单’的部分,门槛也最低。
不过具体到徐年的歌曲,最核心的创作部分徐年其实都有深度参与。
如:词和旋律。
某种角度上,作曲难就难在旋律,好听且不重复的旋律非常难创作出来。
所以,徐年才能轻易享有歌曲的全部收益。
没办法,余今老师心地善良的嘛。
大公无私。
义务劳动。
………
午饭后,徐年很罕见的在林嘉念家里客卧午休了会。
是当初林嘉念预备‘绑架’徐年,没完成《浪人情歌》不允许出门时准备的那个房间。
当时没用上。
现在倒是无意间用上了。
三点多,徐年主动走进了林嘉念家里的录音棚,再次尝试《挪威的森林》。
第一遍就有稍微调整几个词。
譬如……他顺其自然的将‘雪白明月照着大地’唱成了‘雪白明月照在大地’。
听完后,林嘉念一会点头一会摇头,末了才说:“风格很有那个味道。”
“客观说,是你目前为止最好的一首歌,传唱度应该会非常高,乱杀级。”
“可惜的是,你发声居然还是不稳定,高音部分没能完美唱上去。”
对此,徐年深表认同:“确实。”
这一点他自己也清楚。
“再练练发声?”
看看徐年,林嘉念陷入沉思,片刻后才说:“我有个不大成熟的想法。”
“?”
“归根结底是舌尖的转动太少,如果你不介意,可以0距离感受一下我的。”
“啊?!这也是能0距离感受的吗?”
“亏你还是百花影帝,当拍吻戏了呗,总不能哪天给你安排吻戏你还是初吻健在吧。”
“这个……”
“磨磨唧唧的。”见徐年明显意动,林嘉念丢了个白眼,直接上手,“好好感受。”
徐年只愣了两秒,因为林嘉念的过分不流畅,只好自己个喧宾夺主。
以免浪费对方一片好意。
遗憾的是,左手竟下意识导航到了高地,瞬间破坏了学习氛围。
气得林嘉念直接一脚踩在徐年脚上:“你小子难怪没演技,一点专业性没有!”
这会儿徐年一本正经起来了:“哪能怪我,这纯纯属于dna觉醒。”
“男人的嘴,骗人的鬼。”
“是是是。”
“现在再去唱一遍看看。”
“行是行,不过这次没唱好可不能再零距离了。”
让林嘉念气得只咕哝:“现在知道保护好自己了,占便宜的时候怎么不说,渣男!”
显而易见,刚才那点微不足道的插曲两人默契的不放心上。
顶多勉勉强强算是感情深一口闷。
距离冲破一切迷雾,完全无畏无惧的拥抱生活,可能还要走一段路。
两人都看得开,顺其自然呗。
越强求反而越不来。
不过还真别说,零距离感受的效果挺好,这次很顺畅的演唱完了《挪威的森林》。
随后林嘉念做了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