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 第二百八十九章 薪火相传

第二百八十九章 薪火相传


    教化百姓,求善求真。
    这是需要去扎根一地,不停努力的一件事。
    “还不错。”
    最终,顾担还是点头,没有觉得哪里有修改的必要。
    落册成书。
    此后,这本书就会成为启蒙无数夏朝子民的必读书籍之一,从这本书上,去了解到夏朝初创,乃至创建前的一个个前辈们,是如何抛头颅撒热血,换来今日和平安稳的局面。
    承平承平,承接的不仅仅是夏朝,还有先辈们的理念。
    这,何尝又不是一种薪火相传呢?
    时间继续向前,永不停歇的推移。
    顾家小院,静谧了下来。
    已经很少会有人来访,如今的荀轲忙碌的脚不沾地,小莹也有太医院和天下医馆的事情需要去做。
    此前经常来访这间小院子的人,反倒是王莽那个小子。
    王莽故去之后,小院似乎也脱离到了尘世之外。
    一日,顾担继续去夏朝的藏经阁拿书看。
    却是惊讶的发现,关于所有道藏的书籍,他皆已看完,倒背如流。
    竟然连书都有看尽的一天。
    仔细算一算,他扎根在这里,也已经七十五年。
    七十五年啊,这当真是一段不短的时光,漫长到与他同时代的人,已经纷纷凋零。
    唯有墨丘那一个宗师,理论上能够陪他更久,却也已经沉眠许久,没有醒来的迹象。
    但墨丘的血肉完好,面色红润,并无宗师逝世后那样丧失身体活力,并不像是真的天人永隔,更像是沉浸在一场无法言述的安眠之中。
    顾担每一次青木化生诀有所进境之后,都会跑到白莲传承之地看一看他,为他再补充一下青木液。
    “墨兄啊,你要是再不起来,等你睡醒的时候,除了我怕是见不到任何一个熟悉的人了。”
    轻轻拍了拍棺材板,顾担一声叹息。
    山洞空旷,他的声音沿着山洞回响,层层叠叠,像是无数人在一同发声。
    然而没有回答。
    顾担在棺材旁坐了一夜。
    时间来到夏朝五十九年。
    五年间并未发生什么大事,一切乏善可陈。
    承平帝也没搞过大动作,非常老实。
    只不过朝廷上的官员换了一批,这倒相当常规了。
    稍值一提的是,荀轲的儒家越发兴盛,毕竟连私塾和学堂中的教材都是荀轲出的,那些读书人用他的教材,绝大部分自然也会承接儒家的理念。
    这就是隐形的好处了。
    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夏朝五十九年的时候,荀轲宣布要在天下学宫中讲道,时间就定在夏朝六十年。
    上一次坐而论道,尚且要追溯到夏朝二十五年。
    转眼间,竟又已经逝去了三十五年的时光。
    但这一次,是讲道,而非坐而论道。
    很多人都觉得,这是荀轲准备宣扬儒家的“霸权”,昔日儒家的竞争者墨家,伴随着墨家巨子禽厘胜的离去,已经一蹶不振。
    独留下的些许墨者,根本没有才能与荀轲争锋。
    天下学子用的教材都是儒家的,他们何德何能跟荀轲去碰一碰?
    放眼诸国,除了儒家,如今就没一个能打的。
    就连宗师都几近不可得见,好似只存于话本之中。
    在这个时候,谁还能和儒家针锋相对,或者对儒家造成威胁?
    大抵是没有的。
    所以这个时候荀轲的讲道,意味着什么,怕是不言而喻。
    他要宣布儒家已经成为当世显学,他要以礼制天下。
    好像已经没有人能够拦得住他了。
    夏朝六十年,悄然到来。
    皇都之地,无论是酒楼还是客栈,尽皆人满为患。
    不仅如此,就连笔墨纸砚的价格都大幅上涨,一时间皇都纸贵。
    很多学子和才俊,都不远千里的赶来皇都,想要瞻仰一下儒家领袖。
    并且借机书写自己的种种治国、爱民之策,不求直接闻达天听,只要能被荀轲赏识,能够出彩,自然便有大好的前程在等着他们。
    这是一场儒家内部的狂欢。
    这场盛会,顾担自然也没有错过。
    虽然这场盛会真正的主角荀轲尚且未曾登台,但其实已经开始了。
    只不过这个时候登台上场辩论的,都是荀轲的弟子。
    他们之间互相切磋,探讨,为这场盛会打了一个前阵,毕竟哪里能一上来就让荀轲技压群雄呢?
    顾担在这里听了些许的时日,其间真有本事的才俊还当真不少,说是欣欣向荣也不为过。
    不是所有的天资都需要苦难去磨砺,这些被辛苦栽培起来的年轻人,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想法,虽然难免有些剑走偏锋和异想天开,但也不失真有才学者。
    这场盛会,其实也是给这些新生代的年轻人,一个展现自身的机会。
    至于能否入得众人的眼,那就全凭自己的表现了。
    终于,当这场开胃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