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东方行 > 猎野送盐神雕助 寒山苍茫佳侣逢

猎野送盐神雕助 寒山苍茫佳侣逢

    见天色已渐黄昏,不能再携雕出游,便打算进洞去寻点事做。
    刚刚走到洞口前面,忽见相隔有百十丈的悬崖之前,一个瘦小青衣人,在那冰雪铺盖的山石上面,跳高纵远,步履如飞地直往崖前走去。
    她所居的石洞,因为地形的关系,后隔深潭,前临数十丈的削壁断涧,天生成的奇屏险障。
    人立在洞前,可以把十余里的山景一览无遗。
    而从舍身岩上来,通到这石洞的这一条羊肠小径,又曲折,又崎岖。
    春夏秋三季,是灌木丛生,蓬草没膝;一交冬令,又布满冰雪,无法行走。
    自从孙振父女同李铮、钱秋雁走过外,从未见有人打此经过。
    国蕤见那青衣人毫不思索,往前飞走,好似轻车熟路一般,暗暗惊异。
    心想:“这块冰雪布满的山石上面,又滑又难走,一个不小心,便有粉身碎骨之虞。自己虽然学了轻身功夫,都不敢走这条道上下,这人竟有这样好的功夫,定是剑仙无疑。莫不是弘一师祖所说那仙缘,就是此人前来接引么?”
    正在心中乱想,那青衣人转过一个崖角,竟自不见。
    正感觉失望之间,忽然离崖前十余丈高下,一个人影纵了上来。
    那雕见有人上来,一个回旋,早已横翼凌空,只在国蕤头上飞翔,并不下来,好似在空中保护一般。
    国蕤见那上来的人穿着一身青,头上也用一块青布包头,身材和自己差不多高下,背上斜插着一柄长剑,面容秀美,装束得不男不女,看去甚是面熟。
    正要张口问时,那人已抢先说道:“我奉了家师之命,来采这凌霄崖的宋梅,去佛前供奉。不想姊姊隐居之所就在此间,可称得上是幸遇了。”
    说时,将头上青布包头取下,现出螓首蛾眉,秀丽中隐现出一种英姿做骨。
    来的这个女子,正是那巴山前山解脱庵广慧师大门下带发修行的女子余英男。
    国蕤自那日城中回来,先是父亲生病,接着父女分离,劳苦忧闷,又加大雪封山,无法行走,早已把她忘却。
    现在独处空山,忽然见她来作不速之客,又见人家有这一身惊人的本领,一种敬爱之心油然而生。
    自己正感寂寞的当儿,无意中添了一个山林伴侣,正好同她结识,彼此来往盘桓。
    先陪她到崖后去采了几枝梅花,然后到洞中坐定。
    英男比国蕤原长两岁,便认国蕤做妹妹。
    二人谈了一阵,甚是投机,相见恨晚。
    英男因不见孙振,便问:“尊大人往哪里去了?”
    国蕤闻言,不由一阵心酸,几乎落下泪来,便把孙振出家始未说了一遍。
    说到惊险与伤心处,英男也陪她流了几次热泪。
    渐渐天色已晚,国蕤掌起灯烛,定要留英男吃完饭再走。
    英男执意不肯,说是怕师父在家悬望。
    答应回庵禀明师父,明日午前准定来作长谈,大家研究武术。
    国蕤挽留不住,依依不舍地送了出来。
    这时已是暮霭苍茫,瞑色四合,山头积雪反映,依稀辨出一些路径。
    国蕤道:“姊姊来的这条路非常险滑,这天黑回去,妹子太不放心。还是住在洞中,明日再行吧。”
    说到此处,忽听空中一声雕鸣。
    国蕤又道:“只顾同姊姊说话,我的金眼师兄还忘了给姊姊引见呢。”
    说罢,照着近日习惯,嘬口一呼。
    那雕闻声便飞将下来,睁着两只金眼,射在英男面上,不住地打量。
    英男笑道:“适才妹子说老伯出家始末,来得太急,也不容人发问。当初背妹妹去见弘一师祖的就是它么?有此神物守护,怪不得妹子独处深山古洞之中,一丝也不害怕呢。”
    说罢,便走到那雕面前,去摸它身上的铁羽。
    那雕一任她抚摸,动也不动。
    国蕤忽然惊叫道:“我有主意送你回去了。”
    英男便问何故?国蕤道:“不过我还不知道它肯不肯,待我同它商量商量。”
    便朝那雕说道:“金眼师兄,这是我新认识的姊姊余英男,现在天黑,下山不便。请你看我的面子,送她回去吧。”
    那雕长鸣一声,点了一点头。
    国蕤大喜,便向英男说道:“金眼师兄已肯送你回去,姊姊害怕不?”
    英男道:“我怎好劳你的金眼师兄,怕使不得吧?”
    国蕤道:“你休要看轻它的盛意。它只背过我两次,现在就再也不肯背了。不然我骑着它到处去玩,哪里还会闷呢!你快骑上去吧,不然它要生气的。”
    英男见国蕤天真烂漫,一脸孩子气,处处都和自己情投意合,好不高兴。
    又怕国蕤笑她胆小,只得点头答应。国蕤才高高兴兴把草索取来,系在雕颈,又教了骑法。
    英男作别之后,骑了上去,立时健翩凌云,将她送走。
    国蕤便回洞收拾晚饭,连夜将石洞打扫,宫灯挂起,年货也陈设起来,准备明日嘉客降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