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行走江湖,我有很多工具人 > 第八十一章四百年的武道发展

第八十一章四百年的武道发展

继续自怨自艾,就说道:“这个问题,为兄以前也考虑过。
    从武功这个东西被人发明掌握之后,从最基础的淬体凝血开始,每进一步都需要经过勤学苦练。
    只有夯实根基之后,才能平稳地走下去,根本没有半点捷径可走。
    就是在武道前期修炼之时,投机取巧走了捷径,武功进展比一般人快很多,能很短时间达到一定的境界。
    但是,偷来了的东西最终也不是自己的,早晚也还是要还回去的。
    因为这武道之路,步步荆棘,要想走下去,最重根基。
    前期修炼时根基不稳,到了一定境界,根基不稳的隐患自然会爆发出来。
    到时候修为境界不但不进反退,而且身体内部也会隐患重重,武道修为永远也达不到高深的境界。
    所以,武道修炼从最基础的淬体凝血,炼己筑基开始,由最初的炼精化气、借假修真练出真气内力之后。
    用了几万年的时间才发展到玄元归真、阴阳合一的炼神返虚之境。
    几乎每一个武道境界的提升,都是前人在自身武道基础上,不断推敲试验。
    甚至是有无数的性命鲜血,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才一点点筚路蓝缕,虚空摸索而来的。
    这些东西说得容易,可真要是做起来却是无比的艰难。
    甚至这武道的每一次进步都是无数前辈高人冒着走火入魔,身死散功的巨大危险一点点试验推敲出来的。
    这每一个武学之道上的小小进步,其中都凝聚着无数前辈高人的性命心血。
    可以说,这武道九品中的每一个境界都是凝聚着无数前辈高人的心血结晶,而结出的智慧之果。
    兄弟你刚才问的问题太大太深,为兄一时之间也说不上来。
    不过,在为兄看来,之所以这四百年来武学之道能发展得如此之速。
    说起来,里外不外乎是三个原因造成的。”
    说到这里,董老师又卖起了关子。
    杨瑾又是一阵无语,这董成讲起武林典故,江湖套路的什么都好。
    可就是这一点让人无语,这也可能是他董副总捕头在神捕门当差当久了。
    每日里去茶馆饭铺里探听消息,这在茶馆里听书听多了,就把说书先生的那一套全学来了,动不动就卖关子甩包袱。
    杨瑾现在还不得不配合,谁让现在人家是爷。
    董副总捕头现在嘴大,他杨某人现在再不乐意,也得听人家的。
    杨瑾拿出一副笑脸,笑盈盈地吹捧道:“大哥你江湖经验丰富,见识广博无边,智慧渊深似海。
    既然大哥你说武林中的这种情况,是三个原因造成的,那当然是很有道理的。
    就是不知,是哪三个原因呢?”
    “呵呵,兄弟过奖了!”
    董成被杨瑾一顿马屁拍得乐呵呵的,继续说道:“要说起这三个原因来,它们之间还真的是互有联系。
    不过这一切的根由,还都是要由四百年多前的那场由第二次南海日月乾坤岛请帖争夺而引起的武林大会说起。
    武学之道进展如此神速,和这四百多年前的第一次武林大会有直接的关系。
    而且武学飞速发展,这种情况也都是在第一次武林大会开过之后产生的。
    说起来,第一个原因啊,和第一次的武林大会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和武林大会随后出现的“天榜”“地榜”有关。
    话说在这第一次武林大会期间,武林中出现了千年难得一见的空前盛况。
    当年中州慕圣山中各路江湖高手如云,强者齐聚,更是达到了江湖武林中的一个空前的高峰。
    无数的江湖群雄共聚一堂,各路的高手前辈之间相互切磋,不断探讨武学之道。
    前辈高人之间互相启发指点,彼此切磋推敲,精研武道真谛。
    这对武学之道之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土壤,无数的关于武道上面的奇思妙想,理论观点就是在这次武林大会上被人提出来的。
    甚至于,现如今关于一二品境界的修炼之法,也是那时被一些前辈提出来的。
    接着就是“天榜”“地榜”之事的出现,也对武林中学武之人产生了巨大刺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