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58章 太阳之子孙仲谋

第58章 太阳之子孙仲谋

    刘备是被自己三弟拽起来的。
    “大哥何必作此儿女姿态?!”
    “阿斗性子柔弱,便带他多历战阵便是!”
    张飞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记忆向来可以:
    “光幕此前不有说?天子守国门!俺看就适合阿斗。”
    “不然即便还于旧都,阿斗万一成了那唐时那甚么懿宗的鸟样,不也是祸事?”
    刘备回忆起来,记起这位晚唐的皇帝对归义军处处提防,张议潮苦心孤诣打通凉州,无功反贬,河西经历失而复得再复失。
    “翼德将军说的有理。”庞统也为张飞帮腔:
    “吾等兴汉之业漫漫,收汉中之后便要北望雍凉,往西复西域旧土,往东收还有关中和中原。”‘
    “江东、北胡皆要处理,那朝鲜和倭奴也都要去看看,更有南洋身毒等等……”
    张飞听得眼睛闪闪发亮,一巴掌拍到庞统肩膀上给拍了个趔趄:
    “还是军师记得清楚!这些事情俺老张能为大哥完成一件就心满意足了!”
    庞统对张飞的恩将仇报怒目而视。
    对于庞统的话,益州三人反应也不一:
    张松表情狂热,只觉得自己当初眼光真的没错,主公乃雄主,身短志不短的他,终能一展胸中抱负!
    法正更多的是钦佩,主公比自己起点还低呢!但竟能拼搏至此并且有鲸吞天下之心,他法孝直当伴随左右!
    刘巴则是捏了捏袖子中的书,只觉得自己当初在荆州时候真是徒劳奔波,兜兜转转三年,又重新回到了起点。
    因为阿斗被养废这事儿而面色稍惭的孔明忽然想起来了《帝范》。
    千古一帝写的为帝指导应该有一些参考价值?
    不过……孔明心底寻思着,蜀中若定,当首立医学。
    消渴症这种听到现在还是不太明白的暂且不说,孔明的目光依次滑过法正刘巴两人。
    早亡的人有点多,这极不正常。
    不求如后世一般有那神鬼莫测的医学,就算只为了预防早亡,孔明也觉得该立医学!
    【不过贵族这东西,终归还是离咱们比较遥远,有个很经典的问题问如果在三国当百姓,哪个国家比较好?
    而这个问题首先有一个清晰的大前提,那就是三国依然属于乱世。
    与唐诗宋词差不多地位的元曲,有一个杂剧名为《幽闺记》,其中有一句话说的很好:
    宁为太平狗,莫作乱世人。
    三国也差不多,本质上来说也是一个比烂的情况。
    其中季汉的百姓生活相对简单,诸葛亮治蜀篇咱们已经详细说过,水利、盐铁、律法、耕种等等基本都被梳理过,打了一个相当厚实的底子。
    东晋桓温征蜀时见到了一个百岁老人,他是武侯时代的一个小吏,桓温对武侯好奇的很,便问他武侯比起当今如何?
    这个小吏回答的也很简洁:
    葛公在时,不觉其异,自公没后,不见其比。
    从中可以窥见蜀中百姓的生活水平在武侯去世后便处于下坡路,后来蒋琬费祎属于萧规曹随,阿斗这个肥宅跟宦官一起斗蛐蛐,祸害民生相对有限。
    最终亡国前夕东吴的薛珝出使季汉,回来的报告是“民皆菜色”,菜色而非饥馑之色,大概就是说吃的不怎么好。
    既然东吴的薛珝如此评价,那么东吴是不是就过得很好呢?
    但实际上可能不管怎么算,东吴的民生应该相对都是垫底的,大约比较像印度。
    资料之一是夷陵之战前骆统的奏疏。
    骆统算是江东少有的会惦记百姓的官员,在奏疏中描述了他亲眼见到的底层生活:
    因为征战和疫病,郡县凋敝田产荒芜,乡间农户基本就是鳏、寡、老、残,少见壮丁。
    贫苦百姓和屯田的兵士,因为无力抚养甚至会亲手溺毙孩子。
    劳役征调频繁,贫苦之人被肆意使唤,稍微有些家底的人也不惜散尽家财贿赂以求避免被征调。
    资料之二是走马楼出土的吴简。
    江东等阶分明,在孙家和四大姓之外,百姓被分为上品、中品、下品、下品之下四个等阶。
    下品户和下品之下基本就属于赤贫,面对交不起赋税的这个群体,江东的官府表示,这好办,去当奴隶吧。
    吴简中记载了这类特殊徭役:给州吏、给县吏、给县卒、给郡吏、给锻佐、给三州仓父、给度卒等等。
    一旦被官府安排这类徭役,就需要将役种录入户籍终身跟随,不能拒绝,随时听调,且没有结束时间。
    在咱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套等阶体系跟隔壁的印度有点像,咱们建立周朝时候,古印度发明了四瓦尔那制度,也就是俗称的种姓制度。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阶分别从事祭祀、武士、农商、贱业,下面还有被称作不可接触者的贱民达利特。
    也是因为印度的这套制度,征服者从开伯尔山口来来去去沧海桑田,种姓制度屹立不倒直到今天。
    合理推测孙权就是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