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琉璃浮屠 > 第十七章 火烧案牍

第十七章 火烧案牍

而去。只留下徐胃一头雾水,好似热脸贴了冷屁股一般,无趣地摇头走了。
    话不絮烦,却说是夜本是徐胃当值,夜半之时孤灯无趣,忽地想起独孤朔来,便往宫中管御膳的公公那里寻摸了些吃食,喜悻悻地去了独孤朔居所。
    因是独孤朔说身染麻风,居所近处并无人敢靠近,四下灯火悄然,甚是孤凉,偶听有几声野猫叫唤。
    屋中也未点火烛,徐胃推门进去,月光映在地上亮堂堂的,便蹑手蹑脚来到床前,本想吓独孤朔一吓,却是床上空空无物,徐胃扑了空,几乎跌了一脚,遂气呼呼的骂了几句。
    当下燃起烛灯,看向屋内各处,没有丝毫痕迹,他脑中一时糊涂起来,好似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他看向门外一轮圆月,喜不自胜,遂吹灭烛火,任由银霜月光铺满地面,独坐对饮吃将起来。
    不知过了多少时辰,略略似有醉意。
    忽听地宫中乱将起来,四下叫喊声连天,他探出头去看一看,但见迎面不远处火光滔天。
    他复坐稳身子,又饮一杯酒,嬉唱道:“宫中各处,时常走水,乃是寻常,何必惊慌!”便一动不动了。
    又是一番叫喊声,他忽地一惊,大叫一声“不好!”才猛地惊觉起走水的乃是内卫司的案牍库。
    案牍库兴建于天授元年,所存皆为内卫商讨备案了的陈年旧档,素日里由内卫司看管,今年才移交由禁军巡管。
    因是年久残破,除了定期归库的人,平日鲜有人迹。
    此番案牍库走水,连着烧了一旁宫廷的御膳间,一时引发宫中各处奔走相救。
    独孤朔气喘如牛一般跑回内庭居所之时,迎面与出门的徐胃撞个满怀。
    独孤朔一袭夜行衣,左手提刀、右手抱着绢帛包裹。
    两人四目相对,仿佛时间静住一般,只盯了片刻,徐胃才向着独孤朔问道:“如此扮相,怎做了贼一般?”
    独孤朔脑中万千思虑,怒目睁着看了徐胃一眼,遂不问缘由一把扯将过来,呵道:“快回去,快些往内卫司去,今夜便是天塌了,你只管一口咬定没有出内卫司的门!”
    徐胃本是醉酒懵懂,忽被独孤朔这怒狮一般惊吓,酒气霎时化作冷汗,连吞着口水,点头应道:“便去!便去!”便真头也不回的去了。
    他虽不明其中缘由,但却十分信任独孤朔,但凡独孤朔所言,便是自己想不明白,也定是知晓有他的道理。想着,撒开腿往内卫司奔去。
    待徐胃走远了,独孤朔定一定神,随手关上门又褪去夜行人,细细擦拭了一番额上斗大的汗珠后,才吹燃桌上火折子点起烛灯,将绢帛拿在手中细细看了一番。
    “慕晓风”乃是天河母亲的名字。
    独孤朔又擦了擦眼睛,是慕晓风没错,顺着一行行名字往后看去,又有两个熟悉的名字,他从怀间取出从营州和宅子中内卫身上摘下腰牌,比对一番,名字没有错。
    他又回想了一番那两人的身材及样貌,推断年纪也近似。
    独孤朔脑海中兀地闪出一个可怕的念头。他推想这些原本应被屠杀的春秋道人或许没有死,而是被人换了另一种身份,成了散布在各处的暗卫……
    他不敢再往下猜想。
    他看过晏清芳关于剿灭春秋道的奏疏,如果那些人并没有死,那就意味着晏清芳呈给武皇的奏疏内容是假的,真正的春秋道已然存续,按武皇登基的年月来算,已有十数年了。
    他忽然隐隐觉得,他在营州那日的感觉或许是真的。
    可眼下这些全都不重要了,他盗取了万国朝贺天枢布防图,又杀了禁军统领,烧毁了案牍库,这随便一件便都是灭九族的大罪。
    但他心里也清楚,今日被徐胃撞见了,他日查出了徐胃擅离职守,一徐胃的秉性定是扛不住内卫的酷刑,不过数日,禁军和内卫便能找到他。
    独孤朔拍着桌子,牙齿咬的咯咯作响,任凭捶足顿胸也于事无补,事已至此,他也没有法子了,只得硬着头皮往前走。
    换上官衣,将东西揣在怀间,假意往去救火,趁着混乱溜出了宫门。
    却说当夜之事如何?
    原是独孤朔早就算计好了时辰,只推说宅子被烧,借住内庭司,便是为了趁着禁军轮换的间隙,偷偷溜进案牍库。
    这本是一个寻常夜晚,换作往日,并无人觉察,却是这夜东风起,将本未闭紧的案牍库院门吹了开来,独孤朔因是潜在塔库之中并未察觉,却被巡夜的禁军发现了。
    这夜巡皇城的禁军名唤作叶真,官居副统领,乃是靠庇佑的“门荫”做的官,身有武艺,被封为禁军从五品副统领。
    他见案牍库院门微微张开,便命众人继续巡查,独自顺着院落进来探看,也是他不读三经,身无长进。但见了案牍库之内隐隐有火光,想着是进了贼人,便要自己独身捉拿,好博取功业。
    当是时,独孤朔已然取了布防图,只想着看能否在此寻些有关暗卫蛛丝马迹,未料的叶真进来,将他逮个正着。
    叶真悄身立了片刻,遂识破了他的身份,长哼一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