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迎先宋之乱,水镜先生隐居江南。一直到其与本朝开国君主相遇,相传当年,那位水晶先生一见国主,便说此人黄袍加身,日后定为天下共主。
然而实际当时国主,不过是个行走的脚吏。可就如同水镜先生所预言的那般,短短十五年过后,大清朝开国之主登基。
后来,国主有感水镜先生之才学,在江南立下一座书院。
这座书院,便是本朝所有举子心中的圣地。当世之大儒,多在其中,曾经附学。
包括林如海亦在其中,康眠雪和司徒源自然也曾经在内。
水镜先生这辈子,一共收过四个徒弟。
大徒弟缥缈云踪,水镜先生也从未说过,其人到底是谁。
二徒弟便是康眠雪。
至于三徒弟,乃是司徒源,当日里也算得上,是拖油瓶一只。
至于这四徒弟,自然便是黛玉。
水镜先生在天下文坛之中,可算得上是少有的独行特例。
江南文坛魁首收了一名女弟子,成为关门弟子继承衣钵,这件事情就在黛玉拜师的第三天不胫而走。
一时之间,天下举子皆为震撼,甚至不少慷慨之歌。
更有甚者,颇为介意此事,然而此言刚刚冒头,便被一掌打下。
黛玉原本还不以为然,只觉并无什么大碍。
然而随着她一路向北,这才知晓,水镜先生在文坛之中声望之高。
天下学子,几乎无人不将其挂在嘴边。
偏偏古怪的是之前,那位水镜先生明明如同隐士一般。
也是,后来康眠雪这才替她解开疑惑。
水镜先生身份特殊,是江南大家之后,其人不喜官宦之事,是以即便是先帝,三封诏书相邀,仍旧一卦相辞。
也是因为这一个原因,是以在官宦之中,水镜先生颇有几分禁忌。
至于她到京城之后,所接触的贾家之流,更非是文坛之人,又哪里能得知水镜先生在,天下文人之中的地位。
这使得黛玉,颇觉得自己有两分惭愧。
如今见范若庭和章青墨,捧着自家老师注解的书籍,那如获至宝的模样,更觉得心中难安。
“娘娘,其实我如今还是有些觉得忐忑。你说为什么先生就选中了我呢?”黛玉有些怯怯地说道。
原本以为对方乃是一名隐士,黛玉虽觉得心中窃喜,但是到底未有太过想法。
结果却发现,其人似乎与山东孔家有旧,当时黛玉便心中有几分忐忑。
不过尚且还有些自我安慰,毕竟衍圣公传下之人并不少,纵然是有些关联,也未必有什么其他。
然而后来才知晓,自家老师真正的身份,更知道自己将要继承,老师水镜先生的名号。
这样一来,她却是突然觉得颇具压力。
即便这件事情,已然有了一月有余,黛玉想起仍旧是心中忐忑。
康眠雪看对方如此,心中更是怜惜她,轻轻抚摸着黛玉的脸颊。
“你却是不必如此,玉儿,老师会选择你,自然是因为你能够做到。你很好,非常的优秀。”
康眠雪的话仿佛带着一丝魅惑,又仿佛是一道涓涓细流,渗入黛玉的心中。
她再次肯定眼前之人,只要对方的一句话,便可以改变自己。
“大姐姐,虽说我已经习惯了,你眼中只有黛玉,不过今儿可是有外人在呢。”
照姐儿眼瞧着黛玉似眼中含泪,怕她一时之间,在范若庭和章青墨面前泪落。到时以黛玉的性格,又会心中多思,赶紧上前打岔。
果然随着她这这样一说,黛玉眼中的晶莹瞬间消失。
坐在一旁的范若庭,本来已经攥紧的手心,见此轻轻地松开。
“你这丫头越发的古灵精怪了。”康眠雪带着几分赞赏地看着妹妹,别人说妹妹生性莽撞,她偏说自家妹妹,生性最为天真纯善。
而一旁范若庭的举动,则让她十分满意。
“怎么样可还休息得好?”康眠雪轻笑着看着两人,他们看起来还有几分单薄,想来却是这几日来回折腾的。
范若庭点了点头,带着几分,不好意思地说道:“昨儿整整睡了一大日,如今已然好得很。”
他以前长在宫中,是以跟康眠雪却是颇为地熟悉,当下说话也并无半点的矜持。
“我命人,替你们做下不少滋补之物,一会儿回到房间记得喝。
你们现在年纪小,不在意。待到岁月长了,身体自然会受不了的。”康眠雪笑着说道,他们昨日已然见过面。所有的事情都已经交接完毕,今日里她又叫范若庭和章青墨过来,一来是为了提醒黛玉送书,这二来实际上是亲族之间的交谈。
范若庭点点头,颇有些不好意思的模样,面容之上一派沉静。
章青墨瞧他如今的模样,眼神之中更是闪过笑意,忽然冒出一句调侃的话:“怎么?如今终于不打算藏着掖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