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其实更心忧陶谦麾下一万大军,和三郡地盘。毕竟那酒鬼之前找他借兵,被他一眼看穿,乱棍轰了出去。只有陶谦这种呆子书生,才会不知利害,引狼入室。不过此事已成定局,只能以后再做计较。倒是这陆家小贼的举动,让他疑神疑鬼。“陆某只想公道一些!”
陆远沉声感慨:“陆某谋算军心,不计将士生死,是因为他们身为军人,就该杀敌建功!但将士卖命,同样得有体面尊严,连口饱饭都吃不上,这算什么?我皖城百姓还顿顿饱饭呢!”
他沙场百战,心如铁石,军人血沃疆场,这是天理!只是同为行伍老卒,他对这时代的军人心有感触,没有荣誉尊严,甚至饭都吃不饱,何其不幸!一顿饱饭,不过是顺手为之。“小将军一句公道,军粮却要由孔某提供,有些不妥吧!”
豫州刺史孔伷语气淡淡:“小将军如此借花献佛,慷他人之慨,士卒军心倒是收取了大半!只是这般吃喝,我豫州能承受多久?如果再有军粮不济,小将军能负责吗?”
他之前被陆远诓骗上战场,最终却没能整顿好大军,颜面扫地,已经很少发言。只是现在关系到他切身利益,他不得不开口。心中自然愤恨不已,早知今日,当初就不该退步,让这小贼把持军粮。现在这小贼手握重兵,军粮即便出事,也没人敢拿这小贼问罪了!“使君的事,与陆某何干!”
陆远漫不经心:“大军进豫州,吃豫州口粮,这是定好的规矩!豫州世家林立,家家屯粮无数,使君供应不上,找他们要便是,跟陆某啰嗦什么!”
他同样在等待陶谦消息,懒得多理会孔伷。只是他更在意刘备等人,他们此时投奔急缺人的陶谦,时机可谓正好。这次刘备等人遭遇精疲力竭的吕布,不知能不能彻底斩杀!“小将军,你不经我等商量,就将消息放出,怎么能说与你何干!”
孔伷老脸一沉:“世家屯粮,先帝都管不了,孔某怎么去要粮!要是那么容易,岂会有黄巾之乱?现在这般消耗,我豫州早晚供应不起,到时小将军准备怎么办!”
他气急败坏,这个混账小贼实在欺人太甚!自己饱读诗书,人人赞誉清谈脱俗,无为而治,只有这小贼屡屡对自己无礼!还说找世家要粮,难道学这小贼当土匪,为了百姓欺压世家,最终声名狼藉吗?以为人人都和这小贼一样,不要脸吗!“大军缺粮,那就只好找董卓要了!”
陆远语出随意:“如果使君拿不出粮食,我军五日后就会断粮,到时别无他途,只有三日后出发,一举攻到虎牢关下,灭掉李傕郭汜,抢他们的粮草,让商行抓紧加工!”
一顿饱饭,是顺手为之,但却深意多多。让士卒顿顿吃饱,将这养成习惯,到时看谁敢再饿士卒肚皮!之后就是虎牢关之事,大军不能干耗着,必须尽快跟董卓决战。最重要的是将一日三餐,顿顿饱饭的概念传出去,让士卒百姓都知道,皖城就是如此。老百姓站起来了,就不会再跪下去。吃过饱饭,就不会再忍受饥饿。谁不给他们饭吃,他们就掀谁饭桌,这才合理!“只有三日,如此仓促,你何不早说!”
袁绍一拍桌案,勃然大怒。他不反对攻击李傕郭汜,只是这小贼如今牵着联军鼻子走,他这盟主威严何在!一众诸侯面面相觑,本以为这小贼让大军敞开肚皮吃饱,军粮肯定存量尚多。哪知道这小贼如此算计,在这里等着呢!他们同样不反对进攻董卓,只是人人心中都有谋划,如袁绍图谋翼州一样。如果这样灭董卓,到底是在给谁做嫁衣?“提前三日说,这还不够早吗!”
陆远若无其事:“大家要是觉得仓促,就去跟士卒解释,因为孔使君的军粮准备不足,盟主的大军准备不及,所以今后还是得一日两餐,尽量饿着肚子,千万别吃饱!”
袁绍和孔伷齐齐冷哼一声,这个混账!消息已经传开,现在再说取消此事,不被愤怒的士卒打死,也得就此声名扫地。只恨当时怎么就没想到,这小贼把持军粮,后果会这么严重!“这样也好,早点了结此事,在下就得回幽州戍边了!”
公孙瓒笑脸僵硬:“我等戍边将士,不如诸位心思沉重!此来只为杀贼,幽州却被胡人侵扰。如果再晚一点,我等的家没了,就不用回去了,到时反而会让诸位为难!”
他神色低迷,和之前的意气风发,豪气干云判若两人!陆远心头一跳,历史上公孙瓒正是没回去戍边,卷入中原是非,最终惨淡身死!之前他就发现了公孙瓒的异常,甚至公孙瓒还邀请他相谈,只是他一直没找到机会。而这次大战,公孙瓒更是毫无助力,白马义从无一人参战,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陆远稍稍思忖,得尽快跟公孙瓒聊聊了!人心随境遇而变,对于公孙瓒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