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罡点头。
李世民背起了手,不知道在想什么。
过了许久,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当年,西夏军队屡屡犯我大唐边境。”
“可是当时大唐,正在与突厥交战,无暇抽身。”
“而且西夏,大宋,大唐三国相邻,若是朕发兵,难保大宋不会借机起兵。”
“到时我大唐腹背受敌,国势危矣!”
想到当年的情景,李世民不禁微微攥紧了拳头。
“而那个时候,朕突然想到,可以派出一支精锐部队,秘密潜入三国境内。”
“将这支西夏军队彻底铲除。”
“而后,先生自告奋勇,前往边境打探情况。”
“一个月后,先生却回到大唐,告诉朕不必发兵,情况自解。”
“朕将信将疑地等了三个月,果然西夏撤兵离开了大唐边境,此后再无来犯。”
这件事,也让将功劳记在袁天罡身上的李世民,从此对袁天罡更加信任。
想到这一点,李世民头一次用带有怀疑的眼神看向袁天罡。
“先生要说的,莫非便是此事?”
面对李世民如刀锋一样锐利的目光,袁天罡心中也是复杂不已。
他知道,今日自己若是将一切坦白出来。
必将失去李世民的信任。
但袁天罡咬了咬牙,还是决定实言以告。
这件事这些年来一直压在他心头。
以至于每次当他看着李世民信任的目光时,都有种心虚之感。
如今说出来,虽然或许会让李世民猜忌或是不满。
却也让袁天罡总好过受到良心的折磨。
“当年臣前往西夏调查时,曾经在三国交界,遇到一名身着葛衣长袍的男子。”
“他对臣说,看臣面相有缘,想请臣留下喝茶。”
“臣心中挂念陛下交代的任务,虽隐约能感觉此人身上气度不凡,且并无恶意。”
“不过未免夜长梦多,臣还是谢绝了他的邀请,想要尽快赶路。”
“此人却在四周结下了阵法阻拦臣,并对臣表示,若是臣能够胜过他。”
“他便自会放臣离去。”
袁天罡将前尘往事缓缓道来。
原本心中还对袁天罡存有猜疑的李世民听完,神色一动。
“那你可有答应?”
袁天罡面具下的脸露出一丝苦笑。
“此人道术精深,丝毫不下于臣。”
“臣虽无意纠缠,却也在闯阵中认识到,若是不胜过此人,此行绝不会顺利。”
袁天罡长出一口气。
“臣施展毕生所学,与此人在原地斗法三天三夜。”
“然而,即便是臣使出浑身解数,臣所布下的攻势,都被此人轻易化解掉了。”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袁天罡缓缓深吸了一口气。
声音有些无法控制地颤抖起来。
“无论是相术,道,阴阳之术,或是其他……”
“此人的双眼,便仿佛是天光一般。”
“总能在一瞬间,便看破臣所布的破绽所在。”
“而每次破解了臣的进攻之后,此人却仿佛做了一件再微不足道的事一般。”
袁天罡道。
连李世民听了之后,也微有变色。
“听先生所言,此人竟然能够如此轻松地化解先生的所有进攻。”
“他的实力,应当远在先生之上。”
“既然如此,此人又目的为何,若是为西夏,为何不直接出手解决先生?”
“若是为大唐,又为何要阻拦先生?”
听了李世民的话,袁天罡苦笑着摇摇头。
“臣当时也问过李相师这个问题。”
“可是李相师说,若是臣愿意就此打道回府。”
“三个月后,便知道答案了。”
三个月。
李世民瞳孔微微一缩。
袁天罡看了他一眼,仿佛是知道李世民心中在想什么。
又是一声苦笑。
“臣使尽浑身解数,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面对陛下,臣想到与李相师之约,一咬牙,便决定如李相师所言一样。”
“等上三个月,若是事情无法解决,臣再向陛下答明真相,届时再请罪也不迟。”
“不料三个月之后,西夏王病逝,整个西夏都陷入慌乱之中。”
“大唐边境之危,也如李相师所言那样,自然迎刃而解了。”
袁天罡低头道。
向李世民坦诚一切之后。
此时的他,有种自己在无意之中,抢夺了他人之功的感觉。
自然心中愧疚,无法言语。
“原来如此。”
听完之后,李世民也长久不语。
“如先生所言,此事并非先生有意隐瞒。”
“在此事上,朕自然不会再多难为先生。”
“多谢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