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嬴成蟜嬴政是什么小说 > 第185章 秦律问迹不问心(二合一)

第185章 秦律问迹不问心(二合一)

把剑,能调来八千秦军?”
    “这把剑不能,但随这把剑一起被送来的虎符能!能调动秦军的,只有虎符!”
    “不可能!”
    始皇帝断然出口,声音极快极大,可见他根本不信蒙骜说辞。
    “虎符一直为吕不韦掌握,成蟜哪里来的虎符!”
    “哪里来的,当然是从吕不韦手上拿的!”
    “越说越荒唐了,吕不韦贪恋权势,想行田氏代齐之举,怎会将虎符给成蟜。”
    “因为吕不韦从来就没有想过当王,他只是想让长安君做王!陛下不要忘了,当初最支持长安君的两个人,一个是我儿蒙武,另一个便是吕不韦!”
    始皇帝缓缓起身,起身过程一直盯着蒙骜双眼,试图从中看出玩笑之意。
    哪怕始皇帝很清楚,蒙骜带兵严谨,做人也是如此,平日基本不开玩笑。
    “父王薨后,朕登基为王。吕不韦却以未行加冠之礼为由,代朕摄政。他拿虎符他批奏章,凡事都要先报与丞相府,再报予朕,他将朕当做傀儡。”
    “吕不韦狼子野心,朝堂上谁人不知?蒙公今日却要告诉朕,这样一个贼子,不想做王?只想让成蟜做王?那他吕不韦为何不将军政大权予成蟜。”
    始皇帝语调不高,语速不快,但这不意味着他的情绪此时降下来了。
    这只是他自控力强,在强压着内心情绪,以相对冷静头脑分析。
    然后诉说,然后质疑,然后等待。
    等到蒙骜被他说的哑口无言,或是蒙骜让他哑口无言。
    “吕不韦要给,但长安君不要!”
    “成蟜为何不要?”
    “如果长安君独揽军政大权,那么秦国到底是陛下的秦国,还是长安君的秦国?当年秦国朝堂大半支持长安君,陛下要怎么坐在王位上?”
    “成蟜为何不能将军政大权交予朕?”
    蒙骜脖子青筋冒起。
    “土地是靠抢的不是别人给的,权势和土地一个鸟样,都要抢!韩国把我秦国打下的上党送给了赵国,赵国要了。”
    “昭襄先王震怒,秦赵爆发长平之战。要不是昭襄先王不允,武安君那时候就把赵国灭了!”
    “长安君如果把吕不韦让出的权势给了陛下,就靠着赵太后那点赵国外戚,陛下保不住!”
    始皇帝极速喘息,似乎是方才那一番快言快语的缘故,让他很是气喘。
    嬴政让自己尽量冷静下来,脑中顺着蒙骜话语,逻辑快速思考。
    脾气暴躁的四朝老将按耐着性子,没有打扰站在原地,脸色阴晴不定的始皇帝。
    很快,嬴政就再度抬头,脸上恢复了往日一般的平静。
    “蒙公所言听上去并未有甚不对,但若无证据则一切尽是猜测,蒙公可有能证得言语的真凭实据。”
    始皇帝认为,吕不韦有狼子野心,一直想取他而代之。
    这在吕不韦将其当做傀儡,不交军政大权的行为中,可以得到认证。
    而今日蒙骜说吕不韦没有狼子野心,一切都是为了嬴成蟜。
    以蒙骜言语来看,结合当年吕不韦做事,倒是也说的通。
    但事情不是一句说得通就能定论的,因为以事实倒推逻辑很容易。
    比如爸爸买了一个西红柿,中午做了儿子最爱吃的西红柿炒鸡蛋,儿子认为父亲是特意给自己买的西红柿。
    等到晚上妈妈回来。
    告诉儿子,爸爸买西红柿是因为妈妈想要吃柿子拌白糖。
    妈妈有事没回来,所以给你做了西红柿炒鸡蛋,这个西红柿其实是给妈妈买的。
    在没有爸爸亲口确认的情况下,两人的逻辑都说得通。
    这就是为什么秦律问迹不问心。
    言辞,逻辑,配合当事人行为,看起来都天衣无缝,但那不意味着就是真的。
    在秦律方方面面管制的秦国,秦人思维也有着明显的秦律痕迹,始皇帝也是如此。
    今日没有真凭实据,始皇帝不会信任蒙骜所言。
    但,蒙骜有。
    老将也尽力平息着自己情绪。
    虽然蒙骜脾气火爆,性情直率,但他不傻。
    面前站着的嬴政是秦国的王,是天下的王。
    他不能当做自家亲儿子,亲孙子那么大骂。
    “屯留一战,咸阳中从此有了一句‘你子类王弟’的咒骂话,长安君被诟病十年。”
    “蒙公是想说那五万大军并未兵败,成蟜是设计让郭开掌权这件事罢,此事成蟜已与朕言说。”
    “不,老夫要说的是,陛下用城池换长安君。这么一个天下人都以为是荒谬的行为,吕不韦为何没有阻拦。”
    “成蟜被擒,一日不回秦国,秦国便颜面无光。于天下失颜也,吕不韦不得不同意。”
    “吕不韦从来不在乎这些,陛下在赵国那么多年,不是长安君奋力要求,吕不韦会接陛下归秦乎?”
    始皇帝目光瞬间凝固,心神却大受震动。
    他的逻辑不通了……
    而蒙骜的逻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