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也坐。
“跟着你我还能出什么事?而且,这样一来,才能堵住悠悠众口啊!”王琦带着一丝奸诈神情:“到时候有这一份泼天功劳在,凭借舅父举荐,咱也去北京城,到时候封侯拜相,不在话下!”
————
“军功!”王琦面不改色:“我想要泼天的军功。”
“为我?”王化贞开口问道。
听到这句话,王化贞停下笑声,面色也变得肃然。
思忖片刻,孙得功觉得现在这种关键时刻,倒是没有必要惹了王化贞不高兴,没有必要为此事坏了满洲大计。
“人手可以给你,但是不多,就那么二十来人,”王化贞手指敲击着桌面,嘱咐道:“你小子可不要给我找事啊!”
孙得功眼角微微抽搐。
“但说无妨!”王琦钟爱面前的兔肉,一直吃个不停。
“为兄还有一件事不明白,”孙得功用勺子舀了一块油焖熊掌,填在嘴里,入口即化,醇香可口。
“琦哥儿的酒量,十个孙得功也不是对手,”秦二宝瓮声瓮气,向来闷葫芦一般,话不多。
“舅舅,”为防止重蹈覆辙,王琦舔着脸上前,笑道:“能不能把府中亲卫供我调用?留在广宁,也要人手不是?”
“放心,放心我的舅舅,”王琦嘿嘿一笑,得了自己想要的回复,王琦也不再多留,对着王化贞一拱手:“舅舅继续忙吧,琦儿先出去了”
不着痕迹的将王琦的手挣脱,孙得功笑着拱手道:“多谢王兄款待,下次换我请!”
时不我待!
嘎吱一声,随着王琦出去,将书房大门带上,屋内重新归于暗了下来,半晌之后,王化贞蓦然一声叹息:“国事愈急,又有几人看淡生前身后事。”
“算上我,一共二十七人,”秦二宝思考斟酌了好一阵,才算出来。
“你知道我没有醉?”王琦接过毛巾,照着铜镜,仔细擦拭着脸庞。
也许今天,也许明天。
过了半晌,王琦好似从回忆中回过神来,开口问道:“府中亲卫,有多少可靠之人?”
饶是喝成这样,王琦依然依依不舍的拉着孙得功的胳膊:“兄弟今日尚未尽兴,明日明日继续。”
家生子此一点最好,就是足够忠诚,故而王琦与其计划并不担心走漏什么消息。
“你想留在广宁,”听到王琦的话,王化贞第一反应是拒绝,但是望着王琦已经长出些许胡茬的脸庞,王化贞倒也想听听这个亲外甥的想法:“为何?”
“我马上去办,”秦二宝点了点头。
奇计安辽东?
就怕到时候实际情况是:建州至,事急矣,速走!
王琦计划的最重要一部分,就是要让王化贞同意其留在广宁,而且授权其指挥家中亲卫。
这种以权谋私的事情,向来是上不了台面的,王琦要分功劳,要问问下面的将领们同不同意,你孙得功如果把此事挑明了,那不就是打巡抚大人的脸吗?
“远见,王兄弟远见啊!”孙得功听到王琦的白日梦,不由得竖起大拇指,‘由衷’地称赞起来。
为了求那一线生机,只能殊死一搏,若能扛过此劫,则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引得街上行人商户纷纷躲避。
“十九年来,总是活在舅舅的庇佑下,有些腻歪了,想要靠自己闯出一片天地,”王琦说着咧嘴一笑:“此次坚守广宁的军功,算我一份。”
“一会将人都召集过来,我有话讲。”
透过窗棂,外面的一束光线正好打在王化贞的桌面上,那里有一封信,收件署名:辽东经略熊廷弼。
实际历史上.王化贞自忖手上精兵十万余,并没有向熊廷弼求援,但是战事一起,局面令人措手不及,王化贞最终仅带数人跑路,熊廷弼根本来不及救援,致使辽东局势尽崩。
此刻,望着桌面上的信笺,王化贞依旧在犹豫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