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言,简单勾勒了当时情况。
“诶!本分,就是最大的忠心!”朱由校伸手在扶手上拍了拍,越看这位左参议越是顺眼,以前怎么就没有发现呢。
试问此功,当朝百官,谁能做到?
因为替王琦传了一封奏本?
当朝臣子望着卢玉的眼神,已经不仅仅是嫉妒了,简直带了一丝恨意。
“臣等领命!”殿内重臣现在没有谁敢上来说上一个不字,皇上让你沿道候着就候着。
“起来吧,此事当大庆,”朱由校背靠龙椅,近乎是躺坐其上,语气也恢复了欢快:“叶爱卿,内阁商议一番,整出一个章程来,朕要和天下臣民共庆贺,要整个天下人都知道,我大明朝也有班定远!”
一个请字,着实让众人心头一颤。
这位少年天子并未立刻去看奏本,而是先伸手摸了摸那靛蓝奏本,而后嘴角不由自主的上扬,在诸臣子的注视中,才缓缓打开奏本,一双眼睛定定的向着本上望去,
杨涟的愤怒是直冲脑门,手指紧紧的扣着地板,隐隐发出格格作响的声音。
“臣,为陛下贺!!!”
另外,所有人都明白,刘一璟的政治生涯,已经结束了。
“臣!谢吾皇隆恩!!!”扑通一声,卢玉五体投地,向着朱由校参拜了下去。
王琦之才,已然让整个朝廷所叹服。
是个机灵人!
“准了!”朱由校大度的摆了摆手。
大殿内,诸臣也都听到了这明显夹带私人恩怨的对话。
“这样吧,通政处的事情,你就先放下,转任户部,明日就去户部衙门当差,任户部右侍郎,入翰林院,随时供朕问话!”朱由校异常大气,挥了挥手。
所有人都知道,此战之后,王琦的崛起已然不可阻挡,不仅仅是在辽东一隅,整个大明朝两京十三省,这个年轻的名字将响彻天地。
杨涟,刘宗周,朱国祚等人的表情也是各有精彩,但大都惊异居多,而后便是深深的担忧。
朱由校轻笑一声,也不去理会众臣,直接起身向着偏殿而去,行至半路,突然想起什么,伸手指了指门边上那位方才传话的小黄门:“伱很机灵,不错,日后去尙膳监做事!”
“奴领旨!”小黄门闻言大喜,对着朱由校磕了几个头。
有时候,一句话,便能改变命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