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的功勋,足矣抵偿所有的不足!”御座上,朱由校以为王琦是担心朝臣们的非议。
极重的呼吸声从身后传来,韩爌知道,杨涟在强行抚平怒火。
杨涟几乎怒斥而出,军功不是问题,杨涟自问,王琦的军功已然足够封侯,但是大明朝的朝廷运转,上下班序,不仅仅是靠着军功,另一个重要的因素:资历!!!
以王琦不到二十岁的年纪。
这边杨涟没有动作,东林一派的其他朝官朝官自然偃旗息鼓,周朝瑞,惠世扬,刘宗周皆站在班列之中,除了努力克制自己,除了左右议论声,他们能表现出来的,只有脸上的愤愤不平了。
东林都没有什么动作,浙党楚党齐党等派自然不愿意做出头鸟。
韩爌轻轻咳嗽一声,同时脚步微动,将杨涟挡在身后。
一瞬间……
安定远疆?
霎时间,朝堂上,又诡异的变得安静了下来。
“陛下隆恩,臣不敢受!”
一石激起千层浪。
“陛下,”王琦一脸平静的望着御座上的朱由校,躬身道:“臣以为,定远侯,取之安定远疆之意,仅仅斩杀一建州贝勒,不足以封侯拜相,臣也不愿意开此先例。”
韩爌望着身前不远处的王琦,恍惚之间,身影重叠,李成梁的影子一闪而过。
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
皇帝到底想要做什么?
想要亲手扶持一个王莽吗?
王莽篡位,殷鉴不远!!!
杨涟的身子已经向前而去。
没有理会惠世扬如同小丑一般的行径,王琦望着已经是目瞪口呆的朱由校,接着道:“不过,臣有一个请求。”
等待敌人犯错误,是一个合格政客的基本素质。
众人无论是惊异亦或者感叹,站在前面的魏忠贤没有停顿,继续展开第二封圣旨,宣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日:以孤军入草原,斩敌将首级,而使得北疆安定,凭此天功,特此下旨,进封王琦为定远侯!”
“嗯?”倒是御座上的朱由校一脸疑惑:“爱卿何意?”
王琦话音刚落,惠世扬衣袖中一封奏本落在地上。
众人扭头望去,所有人都知道,那是准备弹劾山东布政使王化贞的奏本.
但是没有人能想到,这个时候,王琦竟然还能主动出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