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体,看到一旁的无头尸体,更是差点昏死过去。
“国公爷,您来晚一步,末将就要被他们活活打死了!”何天友此刻终于缓过神来,浑身上下被打的没有一处好皮,哼唧唧的就要站起来。
“诸位百姓!诸位同僚,诸位兄弟!”王琦走上高处,望着四周黑压压一片的百姓,高声道:“王某在此先道一声告罪!辽东局面虽然稍安,但尔等百姓,同袍却仍然在外忍饥挨饿,背井离乡,朝廷未能及时赈济灾民,地方官未能及时开仓放粮,乡贤里长未能接济,皆是失当之处,王某在此向各位乡亲保证,回到朝廷之后,会向皇上和相公汇报此事,给诸位一个交代.”
“什么事?”王琦扭头看向门口。
“额,”王体乾有些犹豫。
“那正好,你国公爷今日在此,来评评理,托您大明国公爷的福,如今辽东乱象刚止,可是我等百姓的活路却丝毫没有看到,无数百姓饿死在路上,卖儿卖女,甚至易子而食!可是这里呢?这里的粮仓里堆积如山的粮食!为什么不救济灾民?为什么不平抑粮价?这狗官为什么能够每餐百余碗,餐餐不重样?这样的狗官,是不是该杀?”
不多时,如同一滩烂泥的史世恩被王琦的亲卫拖了过来。
归根结底,此起彼伏,灭之不尽的农民军,才是未来大明朝最大的敌人。
至于第三封信,自然是写给海兰珠本人.王琦许久没有给女子写信了,情绪难泻,提笔忘言,终究是情义一笔带过,主要是以家主之口吻,命其照顾好自己,不需多长时间,便会接其回来。
“去把史世恩带过来,”王琦用锦帕擦了擦手,叫人去把山海关另一个主事人带来。
“东林党人?”王琦放下粥碗,有些疑惑。
数息时间,一个带头闹事的乱民死了,一个罪魁祸首的官吏死了。
正在此时,门外王守信的脚步声急匆匆传来。
“辽东总兵?”
咚的一声,大好头颅滚落在地。
“大人,只带两个人?”王守信一脸的惶然,上千难民聚集在府衙周围,就算是把百余亲卫全部带上,王守信都怕无法护持王琦安全。
“杀官抢粮,替天行道!”
“他是东林元老,高攀龙的学生”
“那死便死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