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拍了拍手掌,笑瞇瞇道。
“其實現在6到12個月的寶寶們,已經能夠學會很多的技能,我們要做的就是挖掘他們的潛力。”
“我們這里還會做一些開發右腦的事。”
“現在我來簡單告訴各位家長,為什么越早開發寶寶右腦的潛能,越好。”
“右腦用來儲存先天的記憶,左腦用來儲存后天的記憶。
“右腦負責天賦,左腦負責邏輯和記憶力。”
“左腦主要完成語言、邏輯、分析、代數的思考認識和行為,它是進行有條不紊的條理化思維,即邏輯思維。”
“右腦支配左半身的神經和感覺,是沒有語言中樞的‘啞腦’。”
“但有接受音樂的中樞,主要負責可視的、綜合的、幾何的、繪畫的思考認識和行為。”
“也就是負責鑒賞繪畫、觀賞自然風光、欣賞音樂,憑直覺觀察事物,縱觀全局,把握整體。”
“歸結起來就是,右腦具有認識能力、圖形認識、空間認識、繪畫認識、形象認識能力,是形象思維。”
“比喻的話,左腦善于語言和邏輯分析,又像一個科學家。”
“善于抽象思維和復雜計算,但刻板,缺少幽默和豐富的情感。”
“右腦就像個藝術家,善于非語言的形象思維和直覺。”
“對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活動有超常的感悟力,空間想象力極強。”
“所以,越早開發右腦,越能將潛在能力得到最大化的提升!”
老師在說的時候,家長們都聽的很認真。
而寶寶們,自己打成了一片。
只有三寶一個人,乖乖窩在林峰懷里。
老師拍了拍手,“好了,現在我們開始來做游戲吧。”
說完之后,老師在一桌子上放了一個蘋果。
“現在我們來教寶寶認識這個蘋果。”
“首先,我們不能單單告訴他,這就是蘋果。”
“我們要告訴他這個是紅色的,圓圓的,聞起來香香的。”
“它是可以吃的,而且味道甜甜脆脆的。”
“它呢,就叫做蘋果。”
“介紹一件事物的時候,媽媽爸爸們一定要全方位的介紹,讓寶寶們有更多的想象空間。”
老師拿著蘋果,在幾位小朋友面前一一介紹。
她一邊形容,一邊讓寶寶們去聞、去看,試著去理解。
當蘋果拿到四寶跟前時。
他一把抱住蘋果,老師拿出藏在背后的小蘋果條。
戴上手套給寶寶們嘗一嘗。
這個月的寶寶們,都長了牙齒,吃起來毫無壓力。
老師選的還是口感比較軟的蛇果。
在寶寶們吃的同時,老師又一遍遍地告訴他們。
加強他們的記憶力。
接著她又拿出一根香蕉。
“它是彎彎的,是黃色的,味道甜甜的,吃起來軟軟的。”
“它是香蕉!”
說完之后呢。又給每位寶寶發了一根香蕉。
讓他們體驗香蕉拿在手上是什么樣的感覺,又讓寶寶們學她的動作。
聞一聞香蕉是什么味道。
老師非常有耐心,一遍一遍地告訴在場的每個孩子,這到底是什么?
是什么顏色?
吃起來是什么口味。
讓寶寶們自己感受這個味道。
其中二寶一邊吃,一邊跟著說蘋果,香蕉。
四寶只顧著自己吃,眼睛緊緊盯著老師手上吃的。
老師笑瞇瞇問,“寶寶,這是什么?”
“香蕉!”
四寶在吃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好吃嗎?”
四寶點點頭,“好吃。”
以前四寶說話都沒二寶利索,后來為了口吃的。
硬是在吃方面,就沒磕磕絆絆過。
因為要跟寶寶們玩游戲,所以并沒有給他們吃太多。
接下來是另一個游戲。
老師找了一位小朋友做示范。
她挑選的是非常文靜的三寶。
林峰也希望老師能夠跟三寶,多一些互動。
提高三寶的積極性。
平躺在厚厚的地板上,手里拿過來一個上面有軟軟的顆粒小球。
老師告訴家長們學著,一會兒這是要跟寶寶們做互動的。
她拿著球,先告訴三寶。
“寶寶,這是一個紅色的小球。”
“看到了嗎?它是紅色,軟軟的,但是不能吃哦。”
“來,老師讓寶寶感受一下,它能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感覺。”
拿著球滾在三寶身上開始滾動。
滾動手臂,最后落在小手上。
老師笑瞇瞇說,“這是什么呀,這是小手對不對?這是小手。”
滾動另一邊手臂,“這是什么?還是小手對不對?”
然后滾到小肚肚上,“這是我們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