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就等著進宮走程序之后,授官了。
已經騰出手的玉柱,早就打算抽個空見見林章順,就近觀察一下他,看他是不是搞海外貿易的好料子?
“林兄負責哪些方面的生意?”玉柱對林家的家務事,完全不感興趣,直接就問了生意上的事兒。
“回二爺,小的負責采買上的事宜。諸如蘇杭的蠶絲和綢布,嘉定縣的棉布,江夏羊樓洞的茶葉和茶磚,朱仙鎮的木版年畫,佛山鎮的成藥,景德鎮的瓷器,都歸小人去進貨。”林章順站起身子,俯身拱手,詳細的答了玉柱的問題。
在小農經濟時代,家族式的大商戶,最核心的業務,就是采買進貨了。由此可見,林章順在林家,還是頗受重用的。
商人務實重利,商戶之家并無特別明顯的嫡庶之分。
大商人的兒子們,不管是誰,只要能幫著家族賺錢,就有可能接班掌權。
玉柱信口問林順章:“江夏的茶磚,怎么采買進貨?”
林章順恭敬的答道:“回二爺的話,這江夏的米茶磚,是茶商在羊樓洞附近收紅茶,葉片發酵后賣去江浙一帶,茶末再壓制成磚。小的采買的便是這茶末壓成的磚茶,細小如米粒,分為72米磚和48米磚……”一路滔滔不絕。
玉柱暗暗點頭,林章順對業務情況十分的熟悉,顯然不是個草包。
說實話,林章順這種土商,肯定不熟悉海外的西洋貿易。他只需要有基本的商人素質,就已經達到了玉柱的要求。
當然了,這個時代的商人,普遍缺乏和西洋的貿易經驗。
沒辦法,此時并不是鴉片戰爭后,被英軍打開了國門的五口通商時期。
由于海禁時開時禁,以禁為主,海外貿易的人才出現了巨大的斷層。
要招募熟悉海外貿易的掌柜,只能去粵省香山縣的澳門集。
具體的海外貿易的章程,玉柱會詳細的列明。林章順說白了,就是個具體辦事的白手套兼監工罷了。
至于,林家的所謂商業網絡,對玉柱有點用,但是,用處并不大。
最終,肯定是需要另起爐灶的。
這就和,寶潔公司進入改開后的中國市場一樣的狀況。寶潔公司為了開拓廣闊的市場,辦的各種培訓班,順理成章的成了國產洗化用品企業的黃埔軍校。
玉柱現在要做的也是開拓性的大買賣,其中最大的難題,不是和洋商貿易,而是怎樣說服康熙,徹底的放開海禁。
飯嘛,總要一口一口的吃,玉柱絲毫也不急。
就算是,康熙依舊頑固不化,死活不肯開海禁,也沒啥可著急的。
等山陵崩之后,玉柱也才三十出頭,他完全可以在自己掌權之后,在廣州府開埠通商。
林燕兒見玉柱問的特別細,她的親三哥林章順也是對答如流,不由暗暗長松了口氣。
由于林燕兒成了佟家妾的緣故,林章順在林家之中的地位,很自然的水漲船高,成了當然的接班人。
基于賺錢在后,隊伍先行的理念,玉柱還想繼續考察一下林章順,便吩咐道:“最近若是有空的話,可去廣東香山縣的澳門集,看看洋人們有何等貨物,又喜歡咱們的什么貨?”
林章順心里明白,玉柱看似和他打商量,其實是不容拒絕的。
得罪了玉柱的后果,極其嚴重。至少,林家的下一代家主,就不可能再惦記了。
“是,小的回去后,略作收拾,爭取三日內便啟程南下香山縣澳門集。”林章順趕緊表明了遵命的態度,絲毫也不敢怠慢。
玉柱很滿意林章順的態度,便笑道:“頭次和林兄見面,便留下來一起吃酒吧?”
林章順一陣狂喜,他也不是呆瓜,玉柱問了這么多,顯然是在考驗他呢。
“多謝二爺賞臉,小的恭敬不如從命。”
趙東河見玉柱問完了話,這才笑瞇瞇的說:“林兄乃是商界奇才,別看年紀輕輕,經商已有十幾年了。”
典型的馬后炮。
如果玉柱沒有留下林章順一起吃酒,他只怕又是另一套說詞了。
趙東河是大半個京城的土皇帝,他打招呼叫來的戲班子,說書的,玩雜耍的,都是京城里有名的頂流名角。
玉柱居中而坐,孫承運和趙東河分居左右相陪,林章順坐在靠門邊的下首位。
林燕兒沒資格入座,只能執壺伺候著斟酒。
大家邊吃邊聊,玉柱有意灌了林章順的酒,趁他喝得面紅耳赤,大約八分醉的時候,又問了些事。
一晃眼的工夫,一個半時辰過去了,賓主雙方盡歡而散。
(ps:下章進入另一個大戲了,月票有點少啊,從90名跌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