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都察院內辦理好報到的手續后,玉柱便登轎去了三甲巷。
到了地方一看,嘿,好家伙,衙門口站滿了人,大家都在等候玉柱來上任。
“卑職,七品筆帖式瑪納哈,參見宗憲大人。”
“卑職,從七品筆貼式秦貴,參見宗憲大人。”
七品的筆貼式已經算是快熬出頭了,他們兩個,長揖到地。
“卑職們拜見宗憲大人。”八、九品的筆貼式們,因地位相差太遠了,全都打千行禮。
不入流的堂吏、書吏、門吏、知印、火房、架閣吏和獄典,這些胥吏統稱經承,必須跪下給玉柱行禮。
都察院里的御史,與六科給事中、翰林院及詹事府的官員們,一起統稱翰詹科道,他們都屬于清流。
玉柱的本兼各職是,江南道掌印監察御史兼宗室御史,這屬于典型的風憲言官。
都察院的言官,尊稱里邊,大多要帶個憲字。比如說,左都御史就是總憲,左副都御史就是左憲。
今天到任的衙門叫稽查宗室衙門,所以,部下們尊稱玉柱為宗憲大人。
“都起來吧。”玉柱大致掃了一眼,衙門口至少有近百人之多。
眾人簇擁著玉柱,進了衙內的正堂。
玉柱邊走邊看,嗯,這么短的時間內,準備的倒是挺齊全的。
正堂的兩側,依次豎立著玉柱的官銜牌,從順天府乙酉科院試案首,江南道掌印監察御史,稽查宗室御史,一直到一甲第一名的進士及第,全都有。
其中,最顯眼的那塊狀元及第的官銜牌,被擺在了所有官銜牌的最前頭。可見,有多么的榮耀?
玉柱坐到了中間的書案后,部下們再次集體行禮,正式拜見頂頭上司。
從今往后,這座稽查宗室御史衙門,就是玉柱說了算的地盤了。
玉柱簡單的說了幾句場面套話之后,只把瑪納哈和秦貴留下了,其余的人就都散了。
簡單閑聊了半個時辰,玉柱大致了解了兩名主要部下的基本情況。
瑪納哈是上三旗包衣,此前一直在內務府當差。秦貴是漢軍旗下,從刑部調過來的。
其實呢,在這座衙門里,玉柱和部下們也沒啥可聊的。
左砍太子,右砍老八,玉柱的部下們也完全幫不上忙,頂多從事一點文案工作罷了。
言官殺人,靠的不是部下多,而是掐住了皇帝的脈搏,上的經典彈劾奏章,管用。
朝廷各衙官員上衙,分為早衙和晚衙。早衙,辰正前到衙,午正后下衙。晚衙,未正前上衙,申正后下衙。
也就是說,中午有大把時間回家吃飯,下午三點以后,玉柱就可以下班了。
早七晚三,中午休息一個時辰,每天只上三個時辰的班,這就很舒服了。
臨近下早衙的時候,負責畫到簿的兩名書吏,被秦貴找了去。
“宗憲大人吩咐了下來,你二人從晚衙開始,便去負責膳房的采買,畫到簿交給宗憲大人身邊的管事劉武。”秦貴此話一出口,兩個負責畫到簿的書吏,不由喜出望外。
膳房的采買,那可是衙門里頂頂好的肥差啊,油水足透了。
秦貴望著沾沾自喜的兩名書吏,心頭卻猛的一凜,好厲害的玉宗憲啊。
新官上任三把火,玉柱的第一把火,就燒到了畫到簿的頭上。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玉柱是既想遲到,又想早退。畫到簿不由自己人接管了,就要留下活證據了。
這座稽查宗室御史衙門里,肯定有康熙的眼線。不過,玉柱才不怕犯小錯誤呢。
只要在蜜月期內,他用奏章砍了太子或是老八一刀,不僅沒有屁事,反而還會加官晉爵,得到豐厚的站隊回報。
下了早衙后,玉柱登轎離開了衙門。
沒辦法,按照制度的要求,文官們抵達或離開衙門,都必須坐轎。
只是,衙門離家里太近了,感覺剛起轎,就落了轎。
玉柱的腳剛落到地上,就見大雪就趴在垂花門外,虎視眈眈的盯著每一個經過的人。
“大雪真乖。”玉柱蹲下身子,輕輕的摸了摸大雪的狼頭。
大雪乖順的搖著狼尾巴,瞇起狼眼,愜意的享受著玉柱的順毛摸。
牛泰說過,大雪最喜歡順毛摸了,越摸越舒服。
回屋脫下官服,換上便服后,玉柱剛端起茶盞,就聽管著門房的吳盛來報。
外面有人自稱是浙江按察使府上的大管事,遞了名帖,求見玉老爺。
(ps:玉老爺有自己的地盤了,且看如何折騰老八和太子?現在是3835張月票,今天之內,超過了3985張月票,一定有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