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騙了康熙 > 第136章 幫老八的忙

第136章 幫老八的忙

  有了玉柱搭的梯子,謝師爺也就順勢下來了。
    畢竟,謝師可是隆科多的專用刑名師爺呢,在這四九城里,誰敢不給他面子呢?
    這種可以狐假虎威的隱形權力,其實也是收益頗豐的,甚至遠遠超過了束脩本身的分量。
    平郡王訥爾蘇的生母過五十大壽這天。
    玉柱在衙門里,手捧熱茶,悠閑自在的又斟酌了一番,彈劾安親王瑪爾渾的遣詞造句。
    直到巳時四刻(10點),玉柱這才叫齊了手下的筆貼式們,一起去平郡王府湊個熱鬧。
    以瑪哈納為首的筆貼式們,一個個喜笑顏開,恭維玉柱之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
    玉柱不由微微一笑,他們跟著去平郡王府,出的是公差。
    這幫家伙,不僅不需要送禮,還有至少二兩以上的賞銀可得,誰不高興呢?
    要知道,不是每個當官的,都能像隆科多那樣,每年可以撈幾十萬兩銀子回家的。
    隆科多擔任一等侍衛的時候,就是康熙在宮外的包打聽。他最喜歡干的事兒,就是捏著人家的把柄,然后上門去敲竹杠。
    誰不知道,隆科多是皇帝的親表弟,可以天天面君呀?
    權貴們,哪有不違法犯罪的?把柄多的是。
    結果呢,這個臟官那里收幾千兩,那個臟官那里搞幾萬兩,每月都有不小的進帳。
    積少成多,這么些年,楞是讓隆科多積攢下了偌大的家當。
    說句心里話,那個時代的滿洲權貴缺錢花了,都和隆科多差不多是一個路數。
    就連四阿哥胤禛,也干過不少次這種敲詐勒索,強奪人產的惡事。
    按制,七品筆貼式,年俸銀不過才40兩而已,另有祿米40斛(胡,不讀斗)。
    十升曰斗,五斗曰斛,十斗曰石,百升曰石。
    也就是說,七品筆貼式,一年也就2000升祿米而已。一升為一斤八兩。
    這里的祿米,并不是上等白米,而是最次一等的粳(精,不讀梗)米,甚至是缺德的摻沙米。
    通常情況,這么點錢和米,家中若有兩個子女以上。在這物價賊貴的四九城里,除了過年外,平時就吃不上肉了。
    客觀的說,康熙朝的小京官們,日子過得異常清苦!
    很多小京官,要靠舉債,才能撐得下去,更別提買宅置地了。
    到了雍正朝的時候,非常熟悉基層官場的雍正,讓京官們食了雙俸,這才大大的緩解了他們的窘況。
    平郡王府,位于宣武門以西的石附馬大街里。從三甲巷的衙門過去,要繞到西長安街,經西單牌樓,報子街和西鐵匠營。
    說句心里話,坐官轎和坐馬車,完全不是一回事兒。
    馬車再顛簸,也比官轎舒服得多。官轎,一走一晃,顛得午膳都要吐出來了。
    但是,沒辦法,玉柱現在是官老爺了,還是典型的文臣,必須坐轎。
    快午時正的時候,玉柱的官轎,落在了平郡王府的門前。
    玉柱抬眼一看,五開間的大門口,嵌滿大銅釘的正門緊閉著,只開了兩扇側門。
    胡彪早就帶著玉柱的名帖,提前來通知了平郡王府。
    只是,玉柱到的時候,并無王府的重要人物出面,來迎接玉柱。
    玉柱微微一笑,輕輕搖了搖手里的折扇,吁了口氣。說句心里話,他還就擔心平郡王府,賊講連襟的感情,把他待若上賓,那他反而不好出手打臉了。
    嗯哼,如此甚好,不講親戚關系,那就公事公辦嘛!
    所謂的****,不管是親王還是郡王,有一個算一個,到了康熙朝,大多成了混吃等死的代名詞。
    電視劇《雍正王朝》里,八王逼宮的戲碼,其實是不存在的。
    這八個王,手里沒有一兵一卒,拿什么逼宮?拿腦袋么?
    順治朝時,安親王岳樂極為受寵,和順治形影不離。
    順治駕崩的時候,如果不是孝莊太皇太后控制住了宮禁,把出宮傳旨的太監,扔進枯井里淹死了,安親王岳樂就成了皇帝。
    所以,有了這一層忌諱之后,康熙接掌大位之后,極力打壓安親王一脈的子孫。
    到目前為止,安親王的子孫們,連一個掌握實權的都沒有。
    玉柱搖了搖折扇,心里暗暗嘆息不已。老八,八賢王啊,你不敢下決心和安親王府決裂,那就讓本官替你下這個決心好了。
    (ps:好戲即將開場了,賞幾張月票吧,玉柱跪求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