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分到了七十戶左右的請柬,還要負責送到位,時間確實有點緊了。
于是,三個委員,就都下去忙了。
玉柱喝了幾口茶,吩咐下去,把身邊的管事、隨從、護衛和小廝們,都叫了來。
“你們都跟了我不短的時間。現在,機會來了,能不能抓得住,就全看你們自己的真本事了。”玉柱望著他的心腹們,微微一笑,接著說,“你們各自帶上紙筆,去四九城里的各個集市也好,商戶也罷,務必要把各個貨品的零售價都弄清楚,詳細的記在紙上。”
見大家有些發懵,玉柱笑著解釋說:“不認識字,不打緊的,我給你們每人十兩的經費,可以拿去請人幫你們代寫。。”
“十天為期,過時再交,就不算數了。到時候啊,可別說我這個當主子的,不給機會提拔你們的屁話了。”玉柱把話已經說白了,他們再聽不懂,那就只能繼續當人下人了。
在這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社會,玉柱立下大功后,趁機保舉身邊人做官或是為吏,乃是公認的明規則。
實際上,王公貴族們,大家都是這么干的。
家奴做官的路徑,其實也有固定的套路。
玉柱找關系,幫他們先除奴籍,再出錢幫他們捐官,獲取做官的資格。
等立下大功,趁皇帝高興的時候,玉柱在奏折里附上夾片,予以保舉。
漢臣的奴仆們,哪怕是本人脫了奴籍,因三代內不許入科舉和入仕,到其重孫輩才有資格做官。
所以呢,紅樓夢里,賴嬤嬤的孫子賴尚榮,剛脫離了奴籍,就可以捐官,其中隱含著曹家是漢軍旗下享有的特權。
曹家都可以,玉柱那可是滿洲鑲黃旗下的大貴族,自然擁有保舉自家奴仆做官的特權。
沒辦法,旗人太少了,帝國又太大了。旗人自己的家奴,總比南邊的漢人,要可靠得多吧?
整個內城的旗人,頂多也就是三十萬而已,卻要管理偌大的帝國,以及上億的漢人,他們的奴仆也就必然要高人一等了。
以旗制漢,以旗制蒙,以旗制四夷,旗民不通婚,乃是韃清的基本國策。
旗人的奴仆,就是和漢人的奴仆,待遇迥然不同,這個是基本的現實。
玉柱給了身邊機會,抓不抓得住,就全看他們自己的本事了。
一時間,胡彪、吳江等人,個個喜笑顏開,摩拳擦掌的準備大干一番了。
這年頭,豈有無緣無故的忠誠?
當主子的,若是沒有銀子和前程的加持,指望下人們的忠誠,那只怕是喝多了,說醉話吧?
索額圖父子皆亡之后,原本依附于赫舍里家的眾多黨羽,早就如鳥獸散,各奔前程去了。
霍去病,從不和將士們共苦。他喝美酒,**羊肉,睡豪華大帳。將士們喝渾水,啃干糧,擠小帳。
但是,霍去病的人馬,卻敢深入敵境數千里,屢屢打勝仗,還不出叛徒。
說白了,就是一個核心要點,跟著霍去病賣命,大家都有升官發財的大希望。
玉柱見大家都明白了,就擺了擺手,示意都可以下去準備了。
等別人都走了,吳盛卻留下了。
玉柱端起手里的茶盞,略飲了兩小口,信口問他:“怎么還不去準備呀?”
吳盛哈著腰,小聲說:“都走光了,誰來伺候二爺您呢?小的情愿不要前程,也要待在您的身邊。”
玉柱的啞然一笑,看看,看看吧,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
吳盛沒有說半句漂亮話,更不可能給玉柱送錢,卻是真正的聰明人。
說白了,吳盛寧可放棄掉眼前看得見的前程,也要留下來伺候玉柱。
他的選擇,就和玉柱真心替康熙做打算,大致差不多的性質了。
你看見好處就跑遠了,卻不考慮老板的感受,還要埋怨老板有眼無珠,提拔太慢了。
嘿,老板傻,還是你傻?
“去吧,我身邊多的是人伺候著,不缺你一個。十天后,再回我的身邊。”玉柱再三勸解,吳盛這才勉強走了。
望著吳盛遠去的背影,玉柱不禁輕嘆了一聲,這人吶,路都是自己選的,怪不得任何人。
吳江,在面兒上顯得很機靈,也很會辦事。可是呢,一到關鍵節點,他卻不如吳盛這么的厚道和忠誠啊!
這個時候,玉柱忽然有所悟,很是理解了康熙的感受。
太子胤礽,天天謀劃著,要提前接班。老八,日日惦記著奪取太子之位。
誰考慮過康熙的感受?
康熙呢,只因有李淵和李隆基這兩個太上皇的凄涼先例,他絕對是不死不肯交權的。
乾隆,假惺惺的讓位給了嘉慶,卻利用和紳,直到駕崩前一刻,始終掌握著大權。
歸根到底,哪怕是親兒子,也必須要考慮親爹的真實想法和感受啊!
三等阿達哈哈番(輕車都尉),從三品的爵位,玉柱已經是欽差大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