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玉柱說啥。他便裝起了糊涂,故作沒聽見的樣子。
宮里的事兒,往往是,知道了不該知道的事兒,很容易就掉了腦袋。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糊涂不知,方為真知也!
雅爾江阿當然也聽見了動靜,他不動聲色的掃了眼玉柱。
卻見,玉柱垂著腦袋,看向地面,壓根就不像是喜歡看熱鬧的性子。
嗯,這小子,倒是很能沉得住氣啊!
宮里的事兒,水深得很!
在宮里,法定動刑的衙門,乃是內務府慎刑司。
玉柱進宮的資歷淺,不知道其中的厲害。
雅爾江阿卻是老御前了,他自然明白,一旦敬事房里動了刑,必是皇帝親自吩咐下來的大事。
“玉柱,你進去看看。”雅爾江阿劈頭吩咐了下來。
玉柱當即就明白了,雅爾江阿故意帶他出來巡查,恐怕等的就是這一刻吧?
“回王爺的話,卑職初來乍到,不懂宮里的規矩,怕沖撞了貴人,請撥幾個熟悉規矩的人,和卑職一起進去吧?”玉柱說的合情合理。
雅爾江阿想了想,就點了頭,玉柱便隨手點了幾名侍衛。
嗨,雅爾江阿冷眼看著,尼瑪,玉柱點的那幾個人,竟然全是他的人。
剎那間,雅爾江阿氣笑了,好你個玉柱,看似不哼不哈的,眼招子倒是賊亮啊!
實際上,玉柱也是蒙的。他主要是,冷眼旁觀時,發覺這幾個人的視線,總是若有若無的望雅爾江阿的身上瞟。
侍衛巡邏在外,是不可能彼此交談的。他們聯絡事情,大多靠著默契,用眼神溝通。
時間一長,只要眼神一閃,就知道對方想的是個啥了。
“你們幾個進去,看看里面究竟發生了何事?“
令雅爾江阿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玉柱領著人,走到敬事房門口,他自己卻后退了兩步,不肯走了。
雅爾江阿吩咐玉柱帶人進去看看,就等于是把指揮權交給了玉柱。
玉柱點了幾個人一起進去,這幾個人就歸他指揮了。
現在呢,玉柱自己不走了,卻命令這幾個三等侍衛進去。
嘿嘿,等于是故意在陷阱邊上,耍著雅爾江阿玩兒啊!
神仙打架,向來是小鬼遭殃的。
雅爾江阿再得勢,再厲害,玉柱壓根就不怕和他翻臉佟半朝,對上簡親王府,真鬧大了,反而是雅爾江阿的輸面更大。
佟家人,祖孫三代,個個手握實權,都算是牛人。
簡王府,就只雅爾江阿一個御前大臣罷了,其余的都是混吃等死的貝勒和貝子而已。
在大清朝,皇帝防范皇族宗室,尤其是鐵帽子親王,比外戚之家,嚴苛十倍以上。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蝦吃泥土。
現在,雅爾江阿和玉柱斗法,真正蛋疼的卻是被玉柱領到敬事房門前的這幾個三等侍衛。
說句心里話,就算他們不是雅爾江阿的人,玉柱還是會這么做在這座深宮之中,死道友,不死貧道,方為自保的上策呀!
說白了,這幾個三等侍衛,對于玉柱而言,全是毫無關系的路人甲。
他們算老幾?憑什么,要玉柱豁出前程的替他們兜著?
心不狠,手不毒,怎么可能掌得住大權呢?
宮廷爭斗,向來是人頭滾滾,血流成河,一點都不稀奇也!
“你”雅爾江阿也盤算過斗爭形勢,他并無必勝的把握,不禁氣得渾身直發抖。
玉柱才不傻呢,不進去,那是大局。過激的辱罵或是指責親王,走到天邊,都是他沒理兒!
所以,玉柱只是垂著頭,手撫刀柄,低頭看地,一聲不吭。
就在這時,從敬事房的門里,忽然傳出了沉悶的笑聲。
玉柱一聽這個熟悉的笑聲,立時啥都明白了,趕忙跪下了,畢恭畢敬的說:
“臣不該沖撞了上司,有大過,請皇上責罰!”
雅爾江阿又慢了一拍,他明白過味來后,趕緊拍開馬蹄袖口,扎千下去,恭敬的說:“奴才雅爾江阿,恭請圣安。“
見了皇帝可以不跪,這個既是鐵帽子親王地位尊崇的體現,又是招惹忌憚的根源之一。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群臣皆跪,鐵帽子親王卻是個例外。想想看,不管誰當皇帝,心里都會膈應著不舒服的。
“掌燈!”伴隨著魏珠那獨特公鴨噪的吩咐聲,敬事房的門里門外,幾乎在眨眼間,被密密麻麻的燈籠光,照得亮如白晝。
(ps:說到做到,今天已經四更了12000字,也該賞月票,鼓勵一下勤奮的小柱子了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