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騙了康熙 > 第236章 無妄之災

第236章 無妄之災

    曲阜,濟寧府的轄縣,孔子的故鄉,是黃帝生地、神農故都、商殷故國、周漢魯都,東方文化重要發祥地。
    康熙的歷次南巡,都要到曲阜(讀富),去拜孔廟。
    這一次也不例外。
    御舟抵達了濟寧之后,浩浩蕩蕩的大隊人馬,在衍圣公孔毓圻的陪同下,直奔孔府。
    漢高祖十二年,高帝封孔子的第八世孫孔騰為奉祀君,自此孔子嫡系長孫便有了世襲的爵位。
    其后的千年時間里,孔子苗裔的封號屢經變化,至北宋至和二年改封為衍圣公。
    除了短暫的封為奉圣公之外,后世一直沿襲衍圣公的封號。
    現任的衍圣公孔毓折,字鐘在,乃是孔子的第六十六代后裔。
    玉柱騎著大馬,老十八騎著小馬,一起陪在康熙的御輦邊上。
    “自皇上御極以來,四海升平,億民安居,拓疆萬里,文教興盛,此誠千古未有之盛世也。”騎在馬上的衍圣公孔毓,一口氣說了一長串頌圣的馬屁話。
    哎喲喂,玉柱的牙齒都快被酸掉了。
    不過,晚年的康熙,就喜歡聽這種順耳話。
    只見康熙撫須,微笑道:“仰賴祖宗的鴻福罷了,仍有頗多不足也。“
    玉柱暗暗好笑,一聽就是假話。
    不過,誰敢在這個時候說真話,那才是天下最大的傻蛋。
    衍圣公孔毓,生于順治十四年,康熙則生于順治十一年,他們的年紀相仿,倒也頗有共同語言。
    孔毓圻倒也機靈,總是說些個長生和養生的話題,康熙對此大感興趣。
    兩人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女人的身上。
    “不知,鐘在賢弟,夜御幾女?”康熙這么一問,周圍的人全都扭過頭去,不敢再聽下去了。
    孔毓圻楞了一下,好在反應極快,馬上笑道:“回皇上,臣老矣,只能望美而流口涎也!“
    康熙得意的一笑,說:“朕尚能夜御三女也。”說罷,下意識的警了眼老十八。
    嘿嘿,此子乃是證明康熙之能力的最佳證據也。
    老十八還小,不知道夜御是個啥意思,就小聲問了玉柱。
    玉柱憋住了笑,小聲說:“等十八爺您大婚之時,便知分曉。”
    他這么一說,老十八反而秒懂了。
    老十八撇著嘴,不滿的說:“大柱子表哥,你少來騙我,我大婚之前,汗阿瑪會賜下宮女的。“
    玉柱笑嘻嘻的說:“宮女肯定不如你的嫡福晉有味兒。”這話就帶著股子邪味兒了。
    逗著孩子玩兒嘛!
    如今的玉柱豁然開朗,他終于徹底的明白了,王振之于明英宗,劉瑾之于明武宗,魏公公和朱由校之間的親密關系。
    所謂大伴,就是長期在身邊陪玩的玩伴也!
    大柱子童鞋,除了不是太監之外,和魏忠賢做的事兒,其實也大差不差了。
    仔細一想,從小陪著玩大的老太監,對小皇帝的脾氣,能不了解么?
    不管是王振,還是劉瑾,或是魏公公,都是年紀比較大的太監了。
    他們的共同特點是,極通人性,完全掌握了小皇帝的喜怒哀樂。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小皇帝被他們伺候久了,很自然是感情頗深,也很信任的。
    南宮復辟之后,明英宗曾親口說:王先生并無誤朕之心。
    遭遇了土木堡之變,被蒙古人抓了去,又被弟弟關在南宮長達八年之久,明英宗不僅不恨王振,反而頗為思念之。
    由此可見,明英宗對王振的信任之專?
    原本,在玉柱的生活里,并無老十八什么事兒。
    可是,上天偏偏把老十八送到了他的身旁,玉柱自然不可能放過大好良機了。
    歷史已經發生了改變,玉柱肯定會想方設法的不讓老十八早早的天折了。
    到了地界后,玉柱和老十八,隨在康熙的大隊伍里,先去拜了孔圣廟。
    曲阜孔廟,又稱“闕里至圣廟”。
    西漢以來,歷代帝王不斷給孔子加封謚號,孔廟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孔廟。
    廟內有殿堂、壇閣和門坊等464間。孔廟的四周,圍以紅墻,四角配以角樓,是仿北京紫禁城樣式修建的。
    孔廟與相鄰的孔府、城北的孔林合稱“三孔”。
    嚴格意義上來說,玉柱也算是至圣先師的門徒。
    只是,玉柱學習儒術和八股文,目的也就是為了考中進士罷了。
    說句心里話,中了狀元之后,玉柱就把八股文丟到了腦后,再也沒有碰過了。
    只是,玉柱忘了,他可是大清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合榜的滿洲狀元郎呢。
    康熙正需要人溜須拍馬之時,豈能忘記了他這個大祥瑞?
    滿洲出了狀元郎,此誠文教興盛之吉兆也。
    于是,玉柱被叫到了康熙身旁,陪著老皇帝拽文。
    客觀的說,由于真的下過苦功夫,玉柱的文學功力,異常之深厚。
    但是,玉柱屬于小鎮做題家一類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