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圈。
“滋。”康熙不由倒吸了口涼氣,他可是打了無數仗的名帥了。
康熙驚訝的發現,這支洋槍隊單單是走路的樣子,就格外的整齊劃一,走了好幾百步,竟無一人掉隊。
玉柱剛才其實捏了把汗,主要是擔心呂武的身上會出紕漏。
現在,呂武很機靈,也很圓滿的完成了服從皇帝的命令。
很好,好極了,玉柱大感欣慰。
今天呂武的良好表現,主要是玉柱猜到了康熙的心思,提前寫信給劉武,讓他帶隊專門練習了面君的各種禮儀。
在信里,玉柱著重強調了一點,禮儀不到位,甚至出現了錯誤,都不要緊。關鍵是,必須聽皇帝的吩咐。
絕對不能出現如下情況,皇帝已經下了旨意,他們還要看玉柱的眼色行事。
當年,年羹堯西征獲得勝利之后,雍正在宮里召見了眾將。
雍正見眾將們熱的滿臉是汗,也是體貼大家,就命眾將卸甲,并賜了座。
結果,雍正的口諭傳下之后,眾將全都站著沒動,一個聽話的都沒有。直到,年羹堯發了話,大家這才聽令卸了甲。
按照玉柱如今對老四的近距離觀察,將軍們不聽皇命,只聽年羹堯的軍令,這恐怕才是雍正動了殺機的根源吧?
為了防微杜漸,玉柱提前去信,仔細的叮囑了呂武一番。
嗯哼,呂武今天的表現,棒極了!
實際上,接下來的排槍射擊,以及鼓止則停之類的演練,玉柱已經不是很在意了。
最重要的一關過了,玉柱總算是落下了一直懸著的心,別的皆為小事爾!
在呂武的指揮下,洋槍隊的軍官種子們,以兩條直線的方式,就在康熙的眼前,走了正反各一個來回。
玉柱被梁九功的人,隔在外面,也看不見康熙的臉色。
但是,玉柱的心里很明白,只要今天這一關過了,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帶兵了。
康熙暗暗比較了一番,眼前洋槍隊和綠營兵的區別,最后得出了結論。
盡管還沒看見實戰的場景,單就組織性和紀律性而言,三日一練的綠營兵,已經沒法和洋槍隊相提并論了。
“來人,取他們專用的子彈和火藥來。”隨著康熙的一聲吩咐,玉柱才知道,敢情,康熙此前已經下令,收繳了洋槍隊的子彈和火藥。
真的是好懸吶!
哼,康麻子果然名不虛傳,確實是心機異常之深沉呢!
靶子立好后,洋槍隊在呂武的指揮下,排成線列,一邊前進,一邊朝著靶子上射擊。
玉柱并不是專業的軍事將領,屬于門外漢的菜鳥級別。
但是,他曾經聽某野戰集團軍的首長說過,好戰士,都是用子彈喂出來的。
這話,玉柱聽進去了。于是,洋槍隊每天都要訓練至少十發子彈,短短的時間里,已經換了三支燧發槍了。
沒辦法,訓練得太狠了,槍管很快就打廢了,必須更換掉。
好在,玉柱有的是錢。澳門的外海,走私燧發槍和顆粒黑火藥的洋船多的是,洋槍隊才有可能敞開來練習打靶。
康熙不是乾隆,他可是親征過多次的皇帝,眼力肯定遠高于常人。
這時,康熙舉起西洋進貢的單筒望遠鏡,看清楚靶子上密密麻麻的彈洞后,情不自禁的贊出聲:“練得好!”
玉柱也不由微微一笑,康熙既然說了練得好,這就說明,老皇帝是真的滿意了。
訓練一名合格的線列步兵,頂多一年罷了。
而訓練一名合格的弓箭兵,少則八年,多則十余年。
另外,規模化的造一支燧發槍的時間,也遠遠小于造一柄反曲弓。
反曲弓,因為粘合材料的問題,最快也要三年才能成型。
綜合性旳成本因素疊加之下,洋槍兵必然要淘汰掉弓箭手,這個是世界大勢,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
“很好,我滿洲將才輩出,后繼有人也!”康熙是真的高興了,洋槍隊很聽話,這就說明玉柱的忠誠,經得起考驗。
回頭讓玉柱以整頓旗務的名義,訓練出一支八旗洋槍隊,康熙下決心再打噶爾丹的時候,就有把握多了。
“梁九功,傳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