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騙了康熙 > 第251章 欽差到了江華島

第251章 欽差到了江華島

僅有品級的高低,地盤的大小,而互不統屬。
    也就是說,朝鮮的縣令,并不歸郡守管轄,而直接聽命于道的最高長官,也就是觀察使。
    更令人感到驚訝的是,朝鮮的縣令,竟然是從五品。
    海船行駛的非常快,五日后,便駛到了江華島的外海。
    這時,駐扎于江華島的朝鮮水師營,派了幾條船過來查看情況。
    立于船頭的玉柱,看得很清楚。朝鮮人派出最大的那艘戰船,在英國大商船的跟前,就如同掃雷艇和萬噸驅逐艦的區別一樣,完全不能相提并論。
    停船之后,朝鮮人的戰船靠攏過來,有人順著繩梯爬了上來。
    經過接洽,爬上來的朝鮮人之中,為首的是江華府水師營的兵馬評事崔松。
    “下官正六品兵馬評事崔松,拜見上朝天使玉欽差。”崔松湊到玉柱的跟前,主動行了跪禮,態度別提多讒媚了。
    玉柱暗覺好笑,這個崔松故意報出了官職的品級,這是惟恐被他看不起吧?
    照規矩,玉柱命吳江取來了兵部的火票等物,交給了的崔松。
    崔松仔細的驗看之后,態度更加恭敬了,腰哈得更低了,奴顏婢膝的問:“敢問玉大人的尊姓,可是鑲黃旗滿洲的佟佳氏?”
    “然也。”玉柱心里覺得有些奇怪,崔松居然說的一口流利的漢話。
    事后,玉柱才知道,李氏朝鮮也尊奉華夏的儒學,經史子集及文書檔案,皆為漢字。
    不夸張的說,朝鮮的士大人階層,人人皆以說漢話和寫漢字為榮。
    “玉大人,卑下這就派人去通稟留守大人,請他老人家親自來迎接欽差大駕。”崔松探到了玉柱的底細之后,不敢再稱下官了,而改為了卑下。
    一旁的吳江察覺到了崔松的變化后,不由暗暗好笑,沒想到啊,佟半朝的赫赫威名,竟然傳到了朝鮮?
    實際上,李氏朝鮮雖然被多爾袞打服了,但是,官服的樣式,一直是前明的體系,既未剃發,也未易服。
    此所謂,掩耳盜鈴的名降實不降也!
    崔松一邊派人去通知江華留守鄭明鼎,一邊把玉柱請上了碼頭。
    很快,江華留守鄭明鼎就趕了來,他一見了玉柱,居然單膝跪下了,卑躬屈膝的說:“卑下鄭明鼎,叩見上朝欽使,恭請欽使大安。”
    看了鄭明鼎的架式,玉柱秒懂了,朝鮮的大小官員們,人人畏懼大清如虎也!
    歷史上的李氏朝鮮,對大清確實是畢恭畢敬,言聽計從,不敢稍有違逆。
    反過來說,不管是大明,還是大清,待李氏朝鮮,也都不薄了。
    前明時,有萬歷三大征,明軍幫著朝鮮打贏了豐臣秀吉。
    韃清時,朝鮮內部歷次解決不了的內亂,都有大清派使臣出面或派兵協助的記錄。
    按照朝鮮國《迎接都監都廳儀軌》的要求,因玉柱是過路的天使欽差,朝鮮國主并不需要率領文武百官,親自到“迎恩門”外郊迎。
    但是,朝鮮國王必須在王宮門前,以下臣之禮,隆重的接待玉柱。
    禮者,必須有儀式感也!
    玉柱作為奉旨的欽差,按照禮儀,也要去漢城,會見朝鮮大王李焞(讀吞)。
    一番寒暄之后,玉柱被迎進了專門用來迎欽差天使的會同館里。
    洗漱完畢,玉柱剛剛更衣后,坐下喝了半盞茶,就接報,朝鮮大王派來的遠接使兼禮曹判書李遠篤,以及館伴行兼刑曹判書鄭慶全,已經到了會同館的門前。
    玉柱換上了官服,在會客的正廳,接見了李遠篤和鄭慶全二人。
    “卑下李遠篤,恭請中國皇上圣安。”
    “卑下鄭慶全,恭請中國皇上圣安。”
    李遠篤和鄭慶全,規規矩矩的跪下行禮。
    玉柱背北朝南,高高旳朝著左側拱手道:“圣躬安!”
    中國皇上?玉柱畢竟不是禮部官員,他多少有些奇怪。
    后來,據李遠篤的解釋,玉柱才恍然大悟。
    朝鮮乃是偏遠小邦,奉大清為宗主國。朝鮮官面上對大清國的稱呼,從前明開始,均為中國也。
    實際上,大清對外國(藩)的自稱,一直也都是中國。
    比如說,尼布楚條約,就是《中鵝尼布楚條約》,而不是《清鵝尼布楚條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