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騙了康熙 > 第253章 到琿春了

第253章 到琿春了

    李焞盤算得很好,想請玉柱將張肖貞帶離朝鮮。只有這樣,才能救她一命。
    因為,張肖貞只要出了這座昌德宮,必死無疑。
    玉柱是大清的欽差,朝鮮的掌權派們,就算是膽子再大,也不敢對玉柱下手。
    更重要的是,李已經聽說了,玉柱是帶著精兵來的。
    玉柱的腦子又沒進水,怎么可能摻合進朝鮮的黨爭之中呢?
    “大王,下官奉皇命北巡,軍營里是不允許帶女子的。”玉柱推得一干二凈,理由光明正大。
    李焞給的所謂條件,在玉柱的眼里,可謂是一文不值!
    錢,玉柱根本不缺。糧食,更不缺了。
    女人?嗨,玉柱若想當大種馬,還會缺少女人么?
    另外,玉柱第一次帶兵出征,就擅自干預了朝鮮的政局。
    疑心病很重的康熙,肯定會多想的。。
    所以,就算是李焞持續性的加碼給好處。直到離開昌德宮之時,玉柱一直閉緊了嘴巴,始終沒有答應他的請求。
    經過朝鮮,來漢城會見李焞,不過是基本禮儀罷了。
    見完了李焞,玉柱連“慕華館”都沒進,帶著牛泰和親兵哨,徑直去了官船碼頭。
    慕華館,仰慕中華上國之館也!
    幾百年以來,李氏朝鮮一直恪守藩屬之道,奉行“事大主義”,格外重視與宗主國的宗藩關系。
    朝鮮太宗七年,李氏朝鮮模仿高麗王朝在開京的“迎賓館”,于首都漢城的西郊修建了“慕華樓”,后改稱“慕華館”,
    作為迎接中國“天使”的國賓館。
    慕華館前立有兩柱紅木,稱為“迎詔門”,這就是后來的迎恩門的雛形。
    照道理,玉柱應該入駐“慕華館”,接受朝鮮國的熱情款待。
    但是,玉柱不想摻合進朝鮮國內的政爭,直接就登船走了。
    禮儀上的事兒,面子上過得去,也就可以了。
    玉柱只是過路的欽差而已,到漢城見了李焞,敷衍足了面子,也就完事了。
    就算是李焞對玉柱有意見,暗中告了刁狀。
    嘿嘿,康熙非但不會責怪玉柱,反而會夸他謹守本分,很懂事兒!
    玉柱就這么瀟灑的走了,不帶走半點云彩!
    半個月后,船隊抵達了圖門江口。
    此時的圖門江,已經封凍住了。
    英國人的水手們,有著豐富的航海經驗,他們找了個合適登陸的地點,停了船,利用船尾拖著的幾條小船,搭上了登陸的跳板。
    登陸的地方,只能是湊合著用罷了,遠沒有京城的官船碼頭那么的便利。
    結果,登船才花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可是,卸船卻足足用了四天時間。
    主要是卸下重炮比較麻煩,費了不少的勁和心思。
    幸好有英國水手幫忙,不然的話,就憑鄂敏的手下們,只怕會出現火炮掉入海里的糟糕情況。
    玉柱親自體驗過了,外罩防水厚毛氈的特制雪撬車足夠寬大,里邊擺上一到兩個炭盆,睡著還挺暖和。
    戰士們宿營的問題,倒是順利的解決了。
    美中不足的是,這種雪撬車里邊,只能坐著或躺著,而無法站立。
    為了此次出兵,玉柱可謂是操碎了心。
    這次去羅剎國,說句心里話,核心是怎樣保暖、住宿和吃飯,作戰倒在其次。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保障。
    武衛營的戰士們,都穿著厚厚的羊皮襖,戴著狗皮護耳帽,手上是羊皮疊加棉絮的手套,腳下穿著高筒靴。
    除此之外,每人還有一只小暖手銅爐,可以暖手,也可以暖腳,十分的方便。
    車廂里,還有燒得很旺的一到兩只銀霜炭盆。
    雪撬車的前邊只有兩個射擊觀察口,車門開在了后邊。
    這就避免了一般的馬車,迎風面朝前,車廂里始終進冷風的弊端。
    玉柱特意囑咐過戰士們,不管什么時候,至少留一人值崗。每隔一刻鐘,必須將觀察口打開一一個小口子,放冷空氣進車廂,以免一氧化碳中毒。
    云工駕馭雪撬的車夫,裝備就更加的齊全了。內穿棉襖,外罩厚實的羊皮襖,加厚的皮棉手套,加厚的棉靴,
    加厚的狗皮護耳帽,還戴著特制的棉口罩,只露出一雙眼睛在外面。
    嘿嘿,一應的防寒裝備,俱全也。
    說句心里話,單單是這么一支小部隊,花的銀子和物資,就是海量的驚人。
    要不,怎么說,打仗就是燒錢呢?
    至于火器營的炮甲那邊,他們可都是康熙的心頭肉,壓根就不需要玉柱去操心。
    康熙覺得玉柱定制的裝備,都非常實用,就直接吩咐內務府給炮甲們,原封不動的又做了一份。
    全軍上岸后,傻狗們和雪撬車就派上了大用場。
    拖重炮的雪撬車,看似異常沉重。實際上,眾人推動之后,只要順利的滑行起來,只需要十條傻狗,就可以輕松的拉動了一般情況下,滑動摩擦,比滾動摩擦,阻力大得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