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組個cp,明天鬧個緋聞反正總有事情做,明星和團隊感覺自己這樣做是讓自己紅最便利的方式,殊不知這樣做,其實已經是飲鴆止渴在挖掘自己最后的那點價值了。
它在消耗的就是明星在觀眾心里的神秘感、期待感。
明星感覺自己通過輿論在消費著網絡上的吃瓜群眾,其實與此同時吃瓜群眾也在消費著他,多會把他的各種新聞看膩了,他也就離退圈不遠了。
距離產生美,一定要讓自己時刻處于變化之中,保持神秘,保持期待,無論是明星亦或是愛情都是如此。
之后的好幾天,網絡上有關于沉逸流出所產生的紛擾和談論一直都有,沉逸也如他所說一直在各種平臺、媒體前保持著沉默。
而這種方式,確實是讓悅華娛樂的負責人有點坐臘了。
按照平時制造輿論的方式,按理說這種時候對方的明星為了自己的名聲著想,應該早早的就在社交媒體上啟用緊急公關啊。
解釋、道歉、律師函,最不濟也應該通過底下的粉絲群體向這邊施壓啊。
兩邊的粉絲群體為了維護自家明星的名氣在網絡上互撕互噴,到處爆料。
無論是哪一種手段悅華娛樂公司都做好了應對的準備,到最后無非就是通過各種手段,把悅華手底下派去節目的練習生塑造成被明星導師“霸凌”的弱者形象。
但偏偏沉逸這就是不接招啊…………
午夜夢回,悅華娛樂的負責人每每想到這個事情都是忍不住一陣撓頭,他是真看不懂,也不理解。
雖然這個事情從本質上來說確實對悅華更有利一點,但對沉逸其實好處也很大啊。
剛剛錄制好的綜藝節目最近正準備播出呀,按理說正是需要輿論熱度推一把的時候。
至于粉絲,粉絲不會打仗,不會罵戰的那能叫粉絲嗎???
越是參與這種事情才會讓粉絲越有參與感,慢慢把粉絲培養成凝聚力更強更狂熱的忠實粉絲、鐵粉、“私人武裝”。
不這么忠實和狂熱怎么能在網絡輿論中占領上風???不這么忠實和狂熱怎么能讓明星隨便推出一個垃圾作品都能獲得巨大的熱度和支持???
這都是他們制作手底下明星粉絲班底,用熱度變現成收益最重要的一環啊。
雙方罵戰開始,怎么能證明你家粉絲牛逼???那不就得瘋狂的支持自家明星的作品嗎???組織花錢刷數據,組織花錢買廣告,組織花錢做應援。
到最后事情一和解,雙方鳴金收兵,自家粉絲的錢盡歸自己口袋,而且還剩下了花錢買宣傳的錢,皆大歡喜,可喜可賀。
但為什么沉逸這就是不接招呢,哭死…………o(╥﹏╥)o
….一直在走粉絲私家軍精英路線的悅華,在遇到這樣多點開花,純粹走國民性演員路線的沉逸后,徹底是玩不轉,不會玩了。
………………
………………
東方衛視《沉逸脫口秀》的廣告在有條不絮的進行中。
不管網絡上的是是非非,起碼就沉逸的粉絲來說,大家最期待的還是他的作品。
時間周末,晚上八點,東方衛視《沉逸脫口秀》正式開始。
一段無聊的廣告結束以后,節目的開端畫面是一副紫藍色交織的城市高樓群。
鏡頭從上到下逐步降低,落在地面上浮現出了沉逸正面的身影。
白色襯衣,嘴角帶笑,領帶、黑色西裝、手表,一件件物品穿戴在了沉逸身上,最后完整的全身像逐漸動漫化,形成了一個頗具沉逸神韻的圖像。
緊隨其后,畫面再轉,已經變成了演播大廳中的錄制現場。
黑人瀟灑的打碟動作,動感的音樂,歡騰的人群,盡管整個鏡頭到目前為止沒有說過一句話,但目睹著鏡頭中一個個蘊涵的元素,幾乎都是年輕人目前能接觸到的,喜歡的新潮、時尚的元素。
一個綜藝節目的受眾群體,是在內容選定的時候就定下來的。
十幾年前最時髦最吸引年輕人目光的綜藝是《快樂大本營》,走的是偶像明星,綜藝搞笑的類型,受眾大致在12-24歲內左右。
而現在沉逸要做的觀眾受眾群體雖然也是吸引年輕人,但吸引的卻是18-30歲已經上班,思想成熟、兼容并包正當年的觀眾,所以其內容自然也有區別,主打的就是吐槽解壓、思想交互、語言溝通。
“swelewith——沉逸!
“喔喔喔!
“謝謝,謝謝各位!這里是《沉逸脫口秀》的現場,我是節目主持人沉逸歡迎大家的到來!”
“謝謝謝謝…………各位不感覺手麻嗎?”
“不麻!
“啊…………那不麻就接著拍。”
“對嘛大家要是能拍四五十分鐘那更好了,我直接下臺就領錢了,這節目兼職不要太好干哦。”
鏡頭前的沉逸面對著觀眾進退有度、松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