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周守藏史 > 第一百四十二章 桐国·圣人之刑(四千)

第一百四十二章 桐国·圣人之刑(四千)

可学之。
    处世之法为风格,各人皆有不同。
    御世之法为能力……
    这些都不是大道理,道理都靠自悟。
    如此自悟,才会让观阅者有自己的思考,不会被套入风允的处世风格当中。
    ……
    “到了,风君。”
    大宰停下马车,下来亲自迎风允下车。
    “典籍宫?”
    风允诧异。
    这大宰不带他去驿传,也不带他去桐宫,却带他来这典籍宫是为何?
    见风允疑虑,大宰道:“桐君如今事忙,暂时无法来亲见风君,特派余来迎接风允休养。”
    “风君是文人君子,在百越行国策,却不借助一国气运,而是以国策入先天,其文气高悬在天,煌煌不落,我桐国的驿传简陋,如何能招待得下风君呢?”
    “遂王特令收拾典籍宫,供风君居住。”
    “也只有一国典籍宫这样的地方,才能让风君住下啊!”
    大宰恭维之声,就是风允听着都有些羞赧。
    “大宰过誉了,允能歇在路旁,歇在山间,这驿传,比之路旁遮风,比之山间避雨,已经是大好歇处。”
    “唉,风君谦虚。”大宰一拜。
    风允也回礼,只能随着大宰,前往典籍宫内。
    至于身后。
    “衍,且安顿蛮娃他们。”
    “诺。”邹衍高声答道。
    桐国典籍宫,其为一大宫殿,殿中全是竹简帛书,而无别的士人看守。
    唯有殿外,有不少的甲兵巡逻。
    而大宰将风允送到典籍宫大殿前,就道:“殿内有新搭的软塌,可供风君休息。”
    “风君若是想观殿中书,尽管观之就是。”
    大宰后退几步。
    “余有要事,暂时不打扰风君休息……风君若是有事,可随时告知门外甲兵。”
    “风君的侍从,余已经让人安排在典籍宫后的宫室内,风君莫忧……”
    说毕,大宰缓缓退去,消失在雪地宫墙外。
    “唉?”
    风允微微蹙眉。
    这安排,倒是奇怪。
    不过……
    “余倒是对这皋陶之刑,感兴趣得很。”
    风允踏入这典籍宫内,扑面而来的竹简墨香让他眸光微动。
    而在一侧,正有一软塌和一案桌,周围都是些空白的竹简和帛书。
    风允入书架中,缓缓寻找……
    “风君在找何书?”
    一个老迈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风允听之,回首。
    见是一身着玄端的老人,看之威严,但目色又有文人儒雅。
    “先生安,余在寻皋陶之刑。”
    “哦?”这位老先生微微回礼。
    却是在诧异风允。
    “寻这皋陶之刑作何,其中无多营养,都是些折磨人的手段。”
    老先生似在不耻,但却紧盯风允,似求下话。
    风允笑着摇头。
    “非也,皋陶之刑,是为德之刑罚,除却刑外,多见大德之心。”
    “刑罚,改错也,是为警戒世人,以免重蹈覆辙,一错再错,是为止恶也,怎能是折磨人的事情呢?”
    闻言,老先生温和朗笑。
    “是极是极,刑,止恶也,乃是大德之心啊!”
    “可惜世人皆有犯错之行,畏惧刑罚,少改错之心啊……可偏偏大家都是世人,这让刑罚成为了折磨人的东西。”
    “唉!”老先生叹息摇头。
    “在左边那几架,去看吧。”
    “不过啊,刑罚,经历了皋陶、夏禹、商汤、大周,已经改无可改了,特别是周礼之刑,本就是以礼德为本啊,最是有大德之心!”
    老先生面若愁苦,叹息再叹息。
    “风君还是少看此书了,去看看别的吧……闻说风君在百越治国,以国策入先天,这桐国典籍宫,大有书籍可助啊!”
    老先生说着,紧盯风允。
    风允闻声。
    “刑罚规矩,也是治国之本,怎能不观呢?”风允回应道:“百越此事,正缺刑罚重典。”
    说毕,风允望着老先生。
    老先生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风允看得清楚。
    “多谢老先生相告,不然允还得寻上一些时候。”
    转身,风允去拿架上的皋陶之刑,前往软塌案桌旁,缓缓观看,对外界之事,却充耳不闻。
    就是那老先生来到风允之旁,也拿一本相同之书观看,也不理会。
    ……
    看毕,风允放下竹简。
    “风君,你观这皋陶之刑,有何看法?”
    风允不过放下,要换一册书,就听老先生询问。
    风允也乐得论道。
    于是道:“皋陶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赦作失刑,斩作贼刑。”
    “其为宽恕警人,望其明耻,五刑之终,极罪流放。”
    皋陶之刑中,最大的刑罚就是流放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