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周守藏史 > 第二百五十一章 诸子百家·问道东莱

第二百五十一章 诸子百家·问道东莱

中,留下印象,不说人道如何,这风允治国强国的能力,是众目可见的啊。
    “你如今,又为何来寻?”风允望向管仲,又看向老子。
    老子神态自若,对来往之人皆是淡笑,观而不语。
    而风允却是知晓,老子的目光,已经看向了远处而来的另外几人。
    见又有人来,风允也不再询问管仲了。
    “那位是孔丘,鲁国人,当初老夫一好友逝去,无钱葬礼,是这位孔友,助葬。”
    老子对风允解释来由,也是说明孔丘之性。
    “老夫为葬礼之持时,与其有对答,其心尚礼也。”
    风允颔首。
    “孔丘,尚礼之人,我知晓的。”
    风允目光幽幽,却是默默在思,道无先后,人有先后,他却是走在了孔丘之前为人。
    不过道……那却是后世之论了。
    风允此时,又见熟悉之人,遂也为老子介绍。
    “计然之侧那人,也是宋国人,谓之庄周,不知老聃先生可曾遇过?”
    风允记得,与庄周分别时,他是要继续寻道的,而风允也给了引荐。
    老聃微微摇头。
    “却是没有缘法,此番才见。”
    风允点头。
    “庄周之心,自然逍遥也,与您的道,一同舒适。”
    “哦?”老子目光微微,却是看见了庄周周身的逍遥之意,为之一乐。
    “却是如此,但正是如此,所以不见,或者更好啊,他已经有了自己的道。”
    风允闻声,也颔首。
    几年,众人皆有变化,成长可见。
    而除此些人外,还有一人风允有熟。
    是许行。
    “风子。”
    许行上前,问风允安。
    “你离开安地了……现在是在何处?”
    许行是安地人,但风允有言,任何人都可离开安地,去寻找自己的道。
    明显,许行就是如此。
    “禀风子,许行如今在滕国为上士,滕国国君许给行一块地,许行准备在此行农,证明农道也可为一国之显学,强一国也。”
    风允闻之,点头,但又摇头,不多言语。
    “农,诸国皆行,但方晓得,农不可急,方有丰收。”
    许行一知半解,想询问,但风允道:“伱已经开始寻道了,那就先去做,再来用你得到的解来与我相论,而不是一开始就询问我。”
    如此,许行才行礼而退。
    至于其余人,风允却是不认识了。
    这些人一一上前,与风允和老子,自诉其门。
    其中就有——
    郑国,列御寇,字云,风允恍惚,此人应该是后世之列子,道家一派。
    而后,与庄周同来之人,惠施,后世之惠子,应是名家一派。
    又有名王诩,并未报国人之身份,也未说来由……
    还有名孙武,出仕吴国,匆匆赶来,欲问《太公》一书。
    更有名扁鹊,齐国之人,行医四方,为探寻医道之书而来。
    ……
    诸多之人,多后世耳熟之名。
    一时间,风允更为恍惚。
    大势之启,已显在眼前。
    孔丘上前,他如今的势很浅,众人皆以为是寻常之辈。
    但风允与老子却看得清楚。
    此人先天有余,近圣在前,与他们的境界,也不过一步之隔。
    “老子、风子,孔丘有问。”
    “此时《周礼》有崩塌之危,周天受难,引起西陲之灾祸,诸国之间,也因此而妖邪纷纷,不知如何解?”
    老聃望向风允,似乎在询问他。
    而风允与对答许行一般道:“不知丘可有解,允方可对答。”
    孔丘尊礼,此刻行礼规矩,一言一行都有序不乱,虽然是青年模样,魁梧异常,但望之已是魁梧君子。
    “礼,复刻周公之礼,则可。”
    孔丘说的是周公之礼,而非《周礼》,可见其心。
    风允望向老聃。
    老子一笑,望天答曰:“顺应天时,万法自然,自然有解。”
    风允观众人,各式模样,各自有道,答曰:“各家显学,圣人护人,人人有解。”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