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 517.儒林大千之世(二合一章节)

517.儒林大千之世(二合一章节)

  在那方儒林大千世界,顶尖天才之间的结合,后嗣子孙出现同样顶尖天才的可能性远大于九天十地大千世界这边,并且是相同的根骨传承。
    一种优秀的根骨资质,局限于一家一姓之中。
    天才父母也可能生出相对不成才的子女。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
    平凡的父母,一定生不出天才的子嗣。
    在那方儒林大千世界历史上,类似情况持续了数千近万年。
    故而方有世家公卿林立,越是后来者越难以撼动的格局。
    “小师姐这趟遇见了袁州霍家和醴陵岳家的族老。”
    雷俊言道:“前者是神来之笔的根骨感天怀地,后者是点睛之笔的根骨感同身受。”
    儒家称上上之上的根骨资质为生花妙笔,约等同于道家灵体。
    生花妙笔之上有点睛之笔,约等同于道家圣体根骨。
    再向上称神来之笔,约等同于道家仙体根骨。
    感天怀地便是神来之笔当中一种。
    九天十地大千世界这边,后汉王周朴便是如此根骨,只是因为当初五代十国人间的环境与历史,令周朴走上学武的道路。
    在他本人努力和一番际遇造就下,倒也不算明珠暗投,世人如今提起,反成就一段佳话。
    问题在于,周朴祖上,并没有出过如此根骨的先人。
    准确说,连生花妙笔和点睛之笔这样的儒家上乘根骨天资,也不曾出过。
    周朴如果有后人,绝大概率也难有人继承他的感天怀地。
    可儒林大千世界那边,袁州霍氏一族并非如此。
    虽然张晚彤提到的例子不是霍氏一族而是另外一家,但二者情况类似。
    在数千上万年历史上,他们这一族出过的神来之笔根骨,岂止两只手的手指都数不过来?
    “和他霍家在袁州的文脉息息相关。”雷俊言道:“也跟现存的感天怀地之人数目有关。”
    那边很多情形尚不明朗,雷俊等人当前只能靠猜测。
    但目前看来,霍家血脉、霍家文脉以及霍家宗谱,都是必要条件。
    宗谱同法仪祭礼息息相关,祭告列祖列宗,非只写个名字那般简单。
    醴陵岳家情况也一样,某种角度来说,稳定出产点睛之笔层次的感同身受根骨。
    类似他们这样的家族数量,比袁州霍家更多,可以算是儒林大千世界的次一等名门。
    再向下,则是稳定出品生花妙笔层次根骨的地方豪族。
    不过,总体上来说,同一时代相同体质虽然近乎量产,但总数有限。
    “应该和文脉沟通天地灵气有关。”雷俊摇头:“若非如此,即便生育可能有损修士根基,怕是也会有生育狂潮。”
    王归元:“看来其文脉崇尚精纯尤胜血脉,若非如此,它们彼此间想来也会大肆吞并。”
    雷俊:“不强行吞并也差不多了,地域相近的各大世家,彼此关系照样盘根错节,而在历史上曾经惊鸿一现其后又完全断绝消失的根骨资质也有不少。”
    闻讯来到无间的楚昆默默听着,这时禁不住开口问道:“师兄,那方大千世界,为何会变作这般模样?”
    “上古之后,那方儒林大千世界,应该新出过一位圣师。”雷俊若有所思。
    王归元轻轻点头。
    儒家九重天之上推开仙门者,称为立地成圣,故而称文圣或者儒圣。
    而在儒圣之上者,则被称为圣师,与道家洞真、合道并称。
    儒家咏诵一脉,是和道家符箓、巫门神舞、巫门咒祝、武道炼体、武道兵击并称,人间最早诞生的几脉传承之一。
    儒家经学的出现,反而没那么早。
    连带儒家神射其实也是在稍晚时候,融汇改良部分武道兵击传承方才最终定型。
    在此之前,儒家咏诵一脉始终不曾出过圣师。
    圣师之名,本就源于儒家史上第一人,被誉为至圣先师者本人。
    故而后世专以至圣先师名之,而“圣师”则成为儒圣三不朽之上的境界尊称。
    因为历史和时间原因,上古大劫之前,儒家一共只出过两位圣师,便是至圣和亚圣,这也基本成为他们的专有称谓。
    可惜上古之后,皆不复见。
    九天十地大千世界这边,自上古大劫后,再没出过新的儒家圣师。
    而儒林大千世界那边如此情况,则不由得令雷俊等人心生猜想。
    “那边天界不存,只剩人界和地界,前者为人间,后者为幽冥混乱妖魔丛生之所,但整体被人间儒林压制。”
    雷俊望着时之渊开口:“或许,那边的天界并非全然不存,而是生出旁的变化,甚或者,换了一种模样存在。”
    楚昆:“师兄是猜测,当前儒林存在并非单纯只是依托人间天地灵气,而是同那边的天界也有关联?”
    雷俊:“那边的周天子,和原先大同五望十六国的周天子情形类似,但仍有天子、青天、天老爷之类的说法,并且深入人心。”
    换个环境,类似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