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神诡异仙 > 章八一 汝等练武我修仙

章八一 汝等练武我修仙

    内功心法的推演难点,在于不引入超凡要素下,只在人身范畴,根本不可能拥有神异之效。
    但南奕突然悟了。
    没必要一定局限于人身范畴。
    既然人身是有着极限的,那该引入超凡要素时,就果断引入。
    修行功法是因接引源气,既得神异,亦藏诡异,方有七魔十灾之忧。
    南奕希望内功心法不受七魔十灾影响,就不能直接接引源气,须中转一手——
    比如,以自身异能之力为引。
    新觉醒的异能,南奕取名为「天子剑」,乃聚众之力。
    但这是指顺用异能。
    正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南奕决定逆用异能,主动将自身异能之力分出去,作为内功心法的种子,让江湖武夫得以修炼内功心法。
    考虑到自己笔名为「奕名」,南奕便将这门内功心法取名为《奕经》。
    正巧,金老爷子大部分武功出自《易经》。
    南奕也想来个天下武功出《奕经》。
    他有了思路,很快便成功逆运「天子剑」,分出一丝异能之力作为武种。
    然后,武种沿经脉游走,便可以融会血气与水谷之精,进而衍化内力,不断壮大。
    至此,内功心法《奕经》,便算是推演完成。
    但修炼《奕经》,须有武种才行。
    要想让《奕经》传播扩散开,就须让武种也能自发流传开。
    南奕继续完善功法,让修炼《奕经》之武者,亦可将自身内力渡给他人,为他人种下武种。
    而后,因为武种本质是「天子剑」,乃聚众之力。
    武者若为他人种下武种,如此二代、三代扩散开,亦可享二代、三代之加持。
    当然,这取决于南奕是否要独占加持。
    他思虑再三,于聚众加持之力,进行一九分配。
    每位武者加持之力,南奕只取九成,剩下一成,则顺着传承关系再行分配。
    每位武者,若得加持之力,皆自留九成,只以剩余一成,往上供给。
    如此,武者传承,枝分叶散,可流至于百姓万姓也。
    但南奕以手抚额,于推演完《奕经》功法及传承模式后,陷入沉思。
    这玩意,感觉好像传销啊……
    虽说并不需要付出什么,只要新人入伙,并相信内功心法之存在,便可令上线各代武者分得加持之力,是曰共赢。
    若真要说道,此等传承之形式,南奕愿称之为传武。
    在他看来,如以《奕经》传武布武,实乃香火神道之异化。
    而香火神道者,既曰神道,便令南奕不由联想到一词:教派。
    他若是不加限制,轻易传开《奕经》,或许有朝一日,便会被官府冠以“奕武教”之名,斥为魔教。
    当然,不伤财不殃民,应不至于轻易被斥为魔教。
    只是南奕却联想甚多。
    「天子剑」之觉醒,当是其文抄武侠小说之过。因内功之说异于此世武道,又煞有其事,引得不少人心向往之、信之甚笃,兼或有其它机缘,方得觉醒。
    可这类行径,并不稀罕。修士之中,开辟学说者,亦不少见。
    换言之,得类似异能者,恐不在少数。
    更甚者,一众修行门派,也让南奕有所怀疑。
    门派功法传承,谓之道统。
    可如果说仙门传承月宰之道统,那《奕经》,何尝不是南奕之道统?
    由此观之,仙门魔教之区别,或在于仙门道统之源流,乃月宰,为此世至高神圣,应无私心。
    而魔教道统之源流,未至绝顶,或有私心,难存善意。
    南奕幽幽叹气。
    他有些犹豫。
    并非犹豫是否要传开《奕经》。
    「天子剑」既已觉醒,只要他不想体验九次死劫,这法,是不得不传。
    他主要是在犹豫,是否该告知陶知命。
    陶知命身为引路之人,相当于南奕道途半师。若修行路上遇有疑惑,皆可向其求教。
    但南奕认识陶知命毕竟不久,略失信任,一时之间,竟不知是否该向其坦白「天子剑」。
    迟疑片刻,南奕最终还是决定,等燕青云回来,了解详情后再议。
    于是,南奕又等了一日,等到燕青云归来。
    他神情认真,正色问道:“燕镖头,此回南山县,你可曾与人说过内功一事?”
    南奕想得清楚,就算「天子剑」觉醒源于文抄武侠小说,可大部分人,应是将信将疑才对,不至于轻易间笃信如斯。
    毕竟《明报》刊售慢,大部分章节都尚未公开,还属存稿才对。
    唯有燕青云,可能闹出些动静。
    而见南奕发问,燕青云惊诧道:“郎君妙算,昨日请了道上诸多镖师就席。杯觥交杂下,燕某不胜酒力,被人话语一激,便忍不住夸下海口,炫耀内功。”
    燕青云交代了一番,蹙眉问:“郎君,燕某可是闯了祸?”
    听见燕青云以「意气」伪装内力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