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我从顶流塌房了,系统才来? > 第497章 名著?不,伟大的名著!

第497章 名著?不,伟大的名著!

下了滔天大罪,最后只要有强大的背景,都会安然无恙。但若是你孤身一人,那最后就会成为替死鬼。这的情况,不正是展示出了一个黑暗、残酷又现实的当今社会?”
    这个观点极为震撼。
    几乎所有人看到后,一颗心都变得窒息。
    “好像真的是这样。”
    “越想越头皮发麻。”
    “天哪,越想越发现是这么一回事。当带入到现实世界的时候,我作为一个普通人一下子就感觉到了那种深深的无力感。”
    “突然感觉《西游记》并不是一部爽文了,而是在爽文的背后,带着深深的痛苦和无奈。”
    “……”
    许多人瞳孔变大,心中开始翻滚。
    这时候他们终于意识到,或许《西游记》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至少,它跟其它幻想小说不一样,不是纯粹的爽文。
    就在这个时候。
    突然又有一名文学爱好者发声:“在故事的最后,我们看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取经成功,证得正果。但是你们真觉得这是圆满的结局吗?”
    嗯?
    啥意思?
    许多人一下子愕然。
    这不是圆满的结局,那什么是圆满?
    这名文学爱好者道:“在小说的最后,孙悟空修成正果,成为了斗战圣佛,对于这事你们难道没有一丁点儿怀疑?当初那个桀骜不驯、敢于一人对抗天庭的齐天大圣,甚至有着紧箍咒的约束时,都敢于对抗唐僧的泼猴,怎么可能最后一下子变成了沉默寡言的斗战胜佛?这是第一个疑点。
    第二个疑点:孙悟空是拜在菩提老祖门下的,属于道教弟子。菩提老祖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弟子成为佛门的人?并且孙悟空本人都没有意见?
    所以顺着这个思路,我在想一件事情:当初在真假美猴王那一段,死的真的是六耳猕猴吗?毕竟在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全天下人都分辨不了它们的真假,唯有如来才能看穿。”
    当看到这段话。
    蓝星不知道有多少读者,后背发冷。
    刚开始他们看书的时候根本就没想那么深,可此刻他们细细回想了一下剧情,再对照这名读者的分析,登时一个个心都开始剧烈跳动。
    事情变得不简单了。
    至少他们在深思的时候,发现这个观点并不是胡乱说的,而是真的有这样的问题。
    那就是:
    真的孙悟空已经死了?
    斗战胜佛是六耳猕猴?
    哪怕这样的结论看起来很不可思议,但却没有人说它荒唐,因为最后斗战胜佛的性格的确大改,完全不符合齐天大圣的人设。
    可如果是真的,那才是大事。
    说明《西游记》最后根本就不是什么皆大欢喜的圆满结局,而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
    孙悟空桀骜了一生,他只是想图一个自由身,却被如来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
    最后自己为了获得重生,只能护送唐僧西天取经。
    在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后,本来以为自己会修得正果。然而最后却发现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自己被如来欺骗了,死在了如来手里。他的努力和奋斗根本就没有迎来最后的自由,而是落得一个身死道消的结果。
    可怜。
    可悲。
    可叹。
    当事情发展到这个程度,再也没有人将《西游记》当成一部简单的爽文来看。
    许多文人加入了进来。
    他们越是研究,越是发现这部小说完全不是之前想象的那么简单。
    譬如:
    一名作家分析:“在西游的世界里,妖怪吃人、人吃人、下凡的神仙也吃人。在故事中看似是唐僧师徒在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但其实却是揭露性命如草芥老百姓的悲惨人生。比如:刚开始的猪八戒随便捉个人便吃他娘,灵感大王理直气壮向村民要童男童女上供,金翅大鹏鸟将狮驼国一国男女吃了个干干净净。所以,它哪里写的是什么爽文,而是在映射现实,揭露了黑暗而残酷却又悲惨无奈的现实。”
    又一名作家点评:“《西游记》的悲观是很明显可见的。唐僧之所以能成佛,是因为他顺应了佛祖的意愿;孙悟空能成佛,是由于他抛弃了桀骜和自由;沙僧和猪八戒亦是如此,他们最终得到的结果,早已经不是当初的梦想。这是不是代表着:你如果要成功,就必须抛弃自己原有的东西,甚至要失去自我和尊严。但这样的人生,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这也是我们许多人在生命中会经历的无奈。”
    惊天的点评,一个接一个。
    有人说这是过度解读。
    但更多的人却觉得很有道理。
    因为他们在重读《西游记》的时候,都能够感受到不一般的意境。
    为何《罗斯奇幻之旅》没有这样的深意?
    为何其它幻想小说没有这样的解读?
    为何偏偏是西游?
    这说明,这篇小说的确值得深思。
    许多读者惊叹。
    “看了这些点评,我发现《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