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现在咸安刘家过来,他们又来这么一出,摆明了就是想搅了这门好事,到时候,小姐就只能任他们拿捏了。”
这话说的实在不假,要是杨月被刘家退亲,无论何种原因,在外人眼中都是一个弃妇,到时候她成了一个人人唾弃的未嫁女,只能乖乖嫁给田家。
杨父扶额,长叹一声,“派人将她送到衙门,不,送到大理寺去。”她家女儿如今贵为县主,是该叫大理寺处理此事。“李家可有异样?”
“派去蹲着的人半个时辰一回话,并无异常。”
“好,继续蹲着,直到大理寺派衙卫捉人。”“至于田家,将收集到的证据散播出去。”早在接回杨月时,杨父便着手调查田家,竟调查出些问题来,虽没有杀人这么严重,但平时的荒唐事也不少,如今抖搂出来,连城郊怕是也没有田家人的容身之地了。
处理完这些事情,杨父又赶回郊外,杨母猜到肯定出了大事,但人多也不便多问。
等傍晚一行人回到皇城,百姓仍旧在谈论。女眷们坐着马车听不真切,只听见“李家”“田家”。
等到了府门口,李府的人早就等候多时了,看见杨母就像是看到了救星,一个大步向前就跪下了,“姑奶奶,咱们李家要完了。”
杨母客客气气地将人请到厅堂,刘家四人很知趣地告退了。“说,究竟出了何事?”
那小厮哭哭啼啼,“今日大理寺的衙卫突然上门将夫人和少夫人带走了。姑奶奶,您在皇城认识的达官贵人多,能不能说说话?”
这一出属实把杨母惊住了,但她脑子转得快呀,这究竟得啥事呀,竟然惊动了大理寺。
那小厮不敢说出内幕,杨母更加发觉里面有鬼,“我在问你,若我没记错,你应该是我大嫂嫁入李家陪嫁来的心腹吧。如今我大嫂出了事,我大哥呢?我侄子呢?”
小厮还是不说话,这直接惹恼了杨母,她一拍桌子,怒喝一声,“你既不说便原路返回吧。”
小厮抬头,正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外面又来了李家的管家,“姑奶奶,原来这小厮真在这儿。老爷说了,夫人和少夫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此事不必叨扰姑奶奶。这小厮小的就带回去复命了。”杨母点头,李管家吩咐手下将这小厮捆绑干净牵了回去。
杨父看李家这个样子,分明是不敢翻脸,自家夫人呢,又揣着明白装糊涂,此事便盖过不谈。
刘家人在皇城小住了大半个月,临别之际,将儿女的婚事定了下来。可要按部就班来的话,得一年之后才能办婚事。可好在两家不拘泥于这些俗礼,加之皇城咸安实在是远,便将大部分步骤缩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