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姑娘,让我格一下 > 第186章 盛大的葬礼

第186章 盛大的葬礼

消数量上的差距。
    “全体列阵!”
    他狐假虎威般吼道,似是在为自己壮胆。
    就在天子亲军出城后不久,那黑色的浪潮之中也有了动静。
    ……
    ……
    “我知道,我都知道。”
    陶允姜将宋潜明搀扶起来,轻声劝慰道。
    “您放心,我一定会将他们的公道给讨回来的。”
    她又转身面向了眼前的人山人海。
    “诸位放心,大家失去的公道,终究都会被一点点地归还!”
    “我……不会让他们的牺牲白费。”
    陶允姜说这句话的时候,不禁红了眼眶。
    她也没有想到方未寒帮助过的这些百姓会自发前来,在南宫之外跪成一片。
    如果他看到这一幕……一定会很开心的吧?
    不知道他在廷尉监狱里过得怎么样了。
    她真的好想他。
    陶允姜在金吾卫将方未寒带走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往了九边之中最近的固原镇,一刻都没有休息。
    因为她爷爷现在在固原镇。
    陶允姜仅仅用了两天的时间便跑完了这几百里路,中间换了不知道多少匹马,血气干涸了多少次。
    只为了能够快一点,再快一点。
    方未寒还在长明等着她,她可能是唯一一个能够救方未寒的人了。
    正如方未寒和云纾所想的,陶允姜永远都不会抛下他不管。
    这是他和她的约定。
    她向着陶琰言明了这件事情。
    陶琰也很爽快地答应了。
    于是这才有了西北三镇铁卫骑兵南下的事情。
    她转身回到了长垣铁衣的军阵之中。
    “姜姜,说完了?”
    一名满头白发,却依旧精神矍铄的老将笑呵呵地问道。
    他身材高大而宽厚,如同钢刀一般的岁月在他的额头刻下了道道皱纹,却丝毫没有削减他身上的赫赫威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这便是当下大周的朝廷柱石,铁衣之基,山阳郡公陶琰。
    他亲自跟着自己的孙女回归了长明城。
    “嗯。”
    陶允姜的声音有些闷闷的,显然心情算不上太好。
    “哈。”
    <divss="contentadv">陶琰笑着摇了摇头。
    “放心,爷爷在呢。那方未寒受的委屈估计也到此为止了。”
    陶允姜点点头。
    她心情烦闷之下,连陶琰语气中的打趣含义都没怎么注意到。
    陶琰看着自己孙女这个样子,不禁也是有些心疼。
    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他已经听陶允姜和自己的部下言明过了。
    同时他还顺带着调查了一遍方未寒的过往事迹。
    山阳郡公的调查力度可想而知,没过一会儿方未寒所有的信息都被摆在他的面前。
    陶琰详细地看了一遍,最终得出了结论。
    可造之材。
    光是方未寒身居高位,尚能体恤人间苦楚这一点,便不知比世间大多数肉食者的境界高到了不知道哪里去。
    更何况他似乎还具有高深的城府以及宽厚的心胸,武学天赋更是不俗。
    他皇室亲王的身份倒也不错。
    陶琰原本就在发愁,应该为自己这个孙女找一个什么样的夫婿。
    世家吧,自己不喜欢,自己孙女估计也不喜欢。
    平民吧,也没什么自己能看得上的。更别提陶允姜了。
    陶琰是知道自己这个孙女的,看上去开朗乐观,实际上比谁都骄傲。她能看得起的人可谓是天下寥寥。
    现在突然冒出来了一个方未寒,倒是让陶琰有些喜出望外。
    论身份,他是皇族的藩王,为世家所不容,却又不受皇帝信任。
    论实力,他也能称得上是文武双全。
    更难能可贵的是,自己这个孙女很喜欢他。
    除了他的情感纠纷有点多之外,没有什么别的问题了。
    陶琰对于方未寒很满意。
    不过他这次率军南下除了方未寒的事情之外,还有一些别的原因。
    大周局势已经到了危如累卵的境界,南面的君臣内讧之时,殊不知北方的异族已经觊觎中原沃土多时,只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陶琰认为,自己身为大周股肱之臣,必须让这个国家的人对于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有个预警。
    但是奏疏不行,政令不通,上原王氏彻底堵死了文官系统这个朝廷的血脉经络。
    于是陶琰便决定使用另一种方式。
    兵谏。
    陶琰从来就不是什么文人,他甚至都没读过什么书。他最擅长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便是动兵讨伐。
    他虽然身在固原,然而身上并无铁衣军衔,按理说无权调动长垣铁衣。
    但是他是陶琰。
    凭借着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