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能量转化并不是唯一的考量因素,包括反应的稳定性、反应成本、核聚变装置的安全性等等,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即便经历了连续一个月的核聚变反应,托卡马克装置依然维持着之前的稳定性,与实验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区别。
想到这,宁晨便来到实验基地,向大家下达了命令。
而宁晨却直接把时间计量单位提升到了“月”,仿佛宁晨心中对于这套装置,已经完全胸有成竹了。
即便现在的实验才刚刚开始,但根据实时检测到的能量转化效率,改良后的托卡马克装置,已经大大的优于之前的方案了。
宁晨见这次的反应时间确实已经很长了,想了想后,对大家说道:
在这一个月的核聚变反应之中,整个核聚变装置的发电量是非常惊人的。
这样爆炸性的信息,很快便引起了全世界人们的高度关注。
这是宁晨最关注的因素之一,因为只有反应进行得非常稳定,宁晨才放心让这样的装置进入到应用阶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实验的意义层面之上。
一八五.二四八.一八五.三五
听到宁晨的话,实验基地里的大家,都感到十分的意外。
即便这只是一个实验性质的核聚变装置,但其发电量已经足以支撑整个实验基地的用电了,还会有很多的剩余。
“这次的实验先暂停一下,我们总结总结这一上午的反应情况。”
随着大家对星辰科技关注度的提升,大家对于星辰科技的产品也越发的感兴趣起来。
“想要达到真正的商业化……发电量至少还要提升十倍才行。看来,需要将这个实验基地的规模,再扩大一些了。”
就这样,新型托卡马克装置连续反应了几个小时的时间,依然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的状况。
而每一次的仿真模拟,都给出了非常不错的结果,这代表着这套装置的稳定性,是完全值得信赖的。
与此同时,包括连续反应的时长、核聚变反应的稳定性、对环境的要求、核聚变反应的成本等等,都达到了商业化可控核聚变的要求。
好在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出现一些真正影响到实验进程的意外事件。
跟项目组成员一起庆祝一番之后,宁晨回到自己的房间,思考起了之后的计划。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托卡马克装置内的核聚变反应,依然十分稳定的持续着。
不知不觉中,一个月的时间便过去了。
“这样的反应情况,已经足以达到商业化的标准了。宁总之所以只是说要暂停实验,应该是想一会儿继续考察这个托卡马克装置的聚变反应稳定性。”
要知道,在这个实验基地之中,可是有耗电量非常巨大的量子计算机的,这样高的发电效率,任何一种其他的发电方式,都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
甚至有些人已经开始畅想,星辰科技在未来还会制造出哪些惊人的科技产品,或许连空天战机、太空电梯这些,只有在科幻小说和电影中才能够见到的神奇科技,在宁晨眼中也不会是绝对无法达到的目标。
作为一种需要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可控核聚变装置,自然不能仅仅持续一千秒的反应,理论上,在反应物的数量足够的情况之下,甚至需要将反应一直持续下去才可以。
只要是星辰科技出品的产品,大家都愿意去买单。
但实际上,这对于整个可控核聚变项目组来说,将会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考验。
当然,只是这样的发电量,还远远无法达到商业化的程度,必须要将这个小型的托卡马克装置,拓展成为完全版的核聚变装置才行。
通过宁晨的解释,大家也明白了宁晨心中的想法,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异议,便连忙准备起了接下来的实验。
后续的实验看起来并不复杂,只需要按照要求将核聚变反应一直持续下去就可以了。
宁晨的话说得有些微妙,并没有下令结束这次的核聚变反应,而是使用了“暂停”的字眼,这让一些人意识到,宁晨的意思并没有那么简单而已。
不知不觉中,反应的时间已经超过了一千秒,但宁晨依然没有任何结束实验的意思。
但最终的结果,还是没有出乎宁晨的意料。
不过宁晨并没有因为这样的结果而感到失望,对于系统认定的任务完成标准,宁晨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宁晨也不急着马上就完成任务得到奖励,毕竟这段时间确实是太累了,宁晨连睡觉的时候,都脑子里都全是可控核聚变的事情,现在总算可以放空一下自己的大脑了。
看着项目组里一个个疲惫的身影,宁晨知道,这样的实验持续时间已经足够了,再将实验持续下去的话,恐怕真的会有成员累倒。
……
而在吃饭的时候,宁晨已经做好了接下来的计划方案,向大家讲起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听到宁晨的话,大家不禁热烈的欢呼了起来,连续长时间绷紧的神经,也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