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从辽东将门开始 > 第3章 李氏旧威(四千大章)

第3章 李氏旧威(四千大章)

泱泱,刀枪不断被举到半空中,闪烁出寒光点点。
    宋付听得直皱眉,不耐烦的说道。
    那名兵士走上前来,眼神中虽有尊敬,但更多的却仍是对朝廷的不满和愤恨。
    冯亮祖这个指挥使,在南司可以当土皇帝,放在北司,不过是宋付的跟班下属。
    李顺祖又将目光转向其他人,只见到这名军兵的腿上绑着绷带,绷带上渗出血丝,浑身也是多处带伤,但手上依旧紧握着战刀。
    “车公公、宋指挥,这次的事,我说话能不能算数?”
    “王二哥被北镇抚司抓走了,还说不给五十两银子不放人!”
    “本官现在不想听李家这些陈芝麻旧谷子的烂事,你只说如何解决关宁军兵变!”
    李顺祖微眯双眼,扫了不远处的二人一眼。
    看向冯亮祖,李顺祖的神情逐渐阴狠下来。
    场面一时鸦雀无声,军兵们自发让开了一条道路,把李顺祖圈在里面。
    冯亮祖见上官起了意,心中愈发自信,满脸坏笑。
    “还有赏银!!”
    他有个屁的经验,一个欺软怕硬的主,平时也就是个混吃等死,哪会处理这种兵变。
    李顺祖的长相不算帅气,却很好承袭了李氏一门身姿挺拔的优良血统,站在人群中的辨识度很高,关宁兵们多半也是一眼便认了出来。
    周围各营的关宁军兵骂不绝口,人头攒动。
    过了三十多年,辽东早已物是人非,李家如今在辽东还有多少威望还很难说,让李顺祖去安抚这些关宁军是假,方便推脱责任才是真。
    李顺祖微瞥一眼满脸得意的冯亮祖,随后缓步上前。
    如今李顺祖身处现场,却发现根本没那么简单。
    一名校尉举起手,站在众人眼前。
    不过这种一定会得罪人的差事,最好还是先别当那个出头鸟。
    至于日后会引起什么蝴蝶效应,李顺祖现在管不了那么多。
    其实大部分关宁军这时候闹事的原因,不全是因为袁崇焕要被抓。
    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很有可能这些大头兵,是被某些人当枪使了。
    南司原本设立,是监察北司办案,但时至今日,早已成为北司的附属机构。
    而且上面之所以把李顺祖安排到南镇抚司这块“风水宝地”,也是有考虑的,正好借机再敲打李家一番,给上面表表忠心。
    看来辽东李氏虽已没落,但旧威仍在!
    就算没能借此事除掉他,也可以让这李氏子弟在众人面前丢尽颜面,方才在南司的场子也就找回来了。
    见到两名上官怒目而视,冯亮祖也知道这一趟是非去不可。
    李如松死后,李氏便没有什么出名的后生。
    “这是车公公和宋指挥的意思,你去还是不去?”
    “宋指挥,事已至此,你给出个主意。”
    没闹起来,那便没什么好怕的,按照历史上袁崇焕的处置方式,来一个照葫芦画瓢渡过眼下难关再说。
    “彰义门提督领京营兵克扣我弟兄治伤的军需,今日已有十余人伤重死难,谁来给他们一个说法!”
    “我辽军本是奉诏勤王,却在京城备受凌辱,还请指挥看在老帅的面子上,给弟兄们求个活路!”
    冯亮祖闻言一愣,太极推到自己身上来了。
    不然就算不死于乱军之下,以后也不用在锦衣卫混了。
    眼见人群的叫嚷愈演愈烈,车天翔没了主意,被关宁兵逼的连连后退。
    想到这里,李顺祖的嘴角勾勒起些许弧度,心里有了主意。
    在场的关宁军兵都是辽东本地人,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也有父兄在早些年曾追随李如松南征北讨的。
    内廷来的公公老子招惹不起,还怕你们这群南镇抚司的废物不成?
    “冯指挥,卫所军匠一向是你们南司统管,对付此事你有经验。”
    随着李顺祖的话,一众关宁军纷纷将目光对准了身后的两人。
    那兵士说完,底下关宁军顿时一个接一个的叫嚷起来。
    冯亮祖冷冷一笑,面对李顺祖,方才在关宁军前的唯唯诺诺全然不见,色厉内荏的道。
    “让他说句话!”
    “发军饷!”
    听到冯亮祖的话,李顺祖满脸吃惊。
    “快讲!”
    好好的吃瓜群众当着,怎么突然成主角了。
    “若能平定此乱,咱家回到内廷,一定在陛下面前替宋指挥美言举荐。”
    首先是崇祯答应好的军饷没到位,其次保卫京师浴血奋战的赏银朝廷也没给,这才寒了人心。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李成梁前后御辽三十余载,战功赫赫,其有九子,都是总兵、参将一级的高官,被建奴称作李氏九虎,又喜欢到处结姻,李家多年开枝散叶,辽军中的不少将官,都与李氏有些渊源。”
    袁崇焕被执,只是一个导火索,辽军与京军早有嫌隙,怨声载道。
    这兵士来到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