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明:从辽东将门开始 > 第78章:变故

第78章:变故

    一番混战,差不多半个时辰,战斗悄然结束。
    两名正红旗牛录虽说撤的已经很快了,可这一路还是不容易。
    他们撤退的路上,要经过抚宁县。
    现在的抚宁县,经过昌黎一战,已经彻底被皇太极放弃,宁远中军团练吴三桂,已于一日前奉其父锦州总兵吴襄之命收复了抚宁及昌黎沿途诸城镇。
    这是一个捡军功的机会,吴襄一直想着让他儿子继承他在辽东的职务,根本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吴三桂轻而易举收复了后金军退走之后的永平府以东大部,白捞了许多的军功。
    若是一般的将领,只怕不会插手这一战,甚至一些人都很难发现发生在城外三十余里黄泥洼的这场歼灭战,都是只顾着大摆庆功宴。
    可吴三桂虽然年轻,打过的仗却一点不比李顺祖要少。
    甚至其在战斗指挥方面,也不是和李顺祖这样一点点吃亏成长起来。
    吴三桂自幼便在其父的教导下成长,饱读兵书,从孙子兵法到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均有涉及,非常喜欢舞刀弄枪,十几岁时便披挂上阵,堪称天才。
    吴三桂来到抚宁后,并没有和其他人一样开始庆功享受,相反,他一直都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没有任何情报的情况下,单凭自己的直觉,就料到会有一路后金军从抚宁境内撤退。
    只不过,他没有和李顺祖那样从阿敏手中得到详细的地图。
    因此,吴三桂发现神枢营和团山营在黄泥洼设伏的时候,甚至比后金军还要更早。
    但他选择装作不知,根本没有派兵支援的意思。
    他只是提前在黄泥洼附近逃往界岭的必经之路上设伏,等到李顺祖与后金军决出胜负,再在路边截杀那些溃逃的后金军。
    因此吴三桂的部下,几乎未损一兵一卒,就赚了个盆满钵满。
    黄泥洼逃走的两名后金军正红旗牛录额真,在逃到抚宁县西北十余里的时候,突然又遭到了吴三桂的截杀,溃败不堪,丢盔弃甲。
    其中一人,更是被吴三桂一箭射死。
    剩下那名牛录也没想到明军竟然设置了这么多伏兵,更加笃定是后金中出了奸细,而且这个奸细地位应该还不低,一路狼狈溃逃。
    最后,出发时一千多人的队伍,只有他自己带着几名护军逃回了界岭。
    皇太极看着意气风发的大金勇士,竟然被明军截击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千多人只回来这么几個,更是雷霆震怒,感觉脸被打的啪啪直响。
    至于与范文程商量寻找内奸的事,这是后话了。
    现在的李顺祖一战得胜,正在率队清扫战场。
    按照与阿敏的协议,这千余正红旗所携带的甲胄、马匹和物资,都归为李顺祖所有。
    熊兴虎正在指挥队伍清扫战场,也是哈哈大笑。
    “总督真是明见啊,这阿敏居然这么乖,说的话一点不错,根本没有任何出入,完全是一模一样,这一仗打得简直痛快!”
    许栋也是露出了笑容,说道:“是啊,难得看见东奴一触即溃的场面,这一幕在我梦中出现过好多回了,没想到,第一次见到,竟是跟随总督。”
    “这次随军勤王,是小弟此生最正确的决定。”
    几人哈哈大笑,这次的确是一场不可多得的大胜。
    因为双方的战损比几乎是一面倒,神枢营现在全员都是骑兵,在李顺祖的带领下在战场上来往冲锋,建奴没有来得及组织起骑兵反击便崩溃了,因此伤亡非常小。
    神枢营只有十几人的伤亡,其中有三人还是被团山营释放的铳炮误伤。
    团山营都是步卒,负责最后的围杀环节,引起了残余那些正红旗奴兵的殊死搏斗,因此阵亡了一百多人,有数百人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势。
    但是辽军的建制十分齐全,随军还有医官,他们正在战场上救人治伤,有了李顺祖求得的那些物资,伤员们也都在迅速恢复,没有再出现以前大量死在病床上的情况。
    “恭喜李总督,旗开得胜,滦河一战成名,如今歼灭数百奴骑,救下数万被掳百姓,陛下听闻,一定龙颜大悦,提前恭喜了!”
    李顺祖见到团山营派来的领队参将恭维,也是神色一番凝重,并未有任何洋洋自得,连忙翻身下马,拉着这参将的手,笑着说道:“兄弟说的哪里话?”
    “这一战,没有团山营诸弟兄,单凭我神枢营是万万不行的。”
    “此战功劳也有团山营弟兄们的一份,我李顺祖回京后,便向天子明言诸位兄弟的功劳,在场的这些军需物资,也请团山营的弟兄们不必客气。”
    那参将一愣,战前何可纲有所嘱咐,叫他们不要轻动神枢营在战场上获取的东奴辎重物资,他也已经打算转头走人,却没想到李顺祖如此豪气。
    他眼珠一转,哈哈大笑,拱手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李勋卫此次屡建功勋,大业已成,班师返京,定会袭爵晋封。”
    “请容在下先称呼一声爵爷了!”
    李顺祖也是眉开眼笑,脸上露出少见的高兴,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