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们想让我让出九龙仓,我自然需要一个替代品,这样,我们各自也有商量的余地。”苏城点头说道。
他始终不显露出自己从始至终都是奔着和记黄埔来的野心,只要包船王不揭穿他,目前的沈弼自然不知道。
“想买和记黄埔也不是不可以,只要价格合适,我们当然可以卖,就是不知道苏先生能够出什么价格?”沈弼虽然有些意外,不过也不至于太过于惊讶。
掌控和记黄埔,不就是为了赚钱嘛,对他们汇沣银行来讲,这就是买卖。
“目前,和记黄埔的股价在5港币左右每股,按照这个价,我全资收购!”苏城直接说道。
“小艾,另外一个世界当初李加诚购买和记黄埔,他们签订的价格是多少来着?”这时候,苏城先不急着回答沈弼,而是在脑中问起小艾。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如果苏先生想买,我个人觉得,10港币每股是个很合适的价格,如果苏先生同意,我们可以直接成交。”这时候,沈弼再次说道。
首先,买家需要有卓越的眼光,否则的话,买过去又把和记黄埔搞亏了,这不是浪费资源嘛;其次,要和汇沣银行保持一个很好的合作关系,否则卖给竞争对手,这不就是给敌人空投物资了嘛;当然,如果有足够实力,那就更好不过了。
因为谁都知道,股市上的和记黄埔股价,是非常低的,和黄内部评估过,他们的资产净值达到58亿,而如果只拿股市市值来算,和记黄埔的总市值只在 20亿港币左右,可以说,这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公司。
“这不可能,和记黄埔的股价和实际价值严重不符,按那个价,就属于贱卖了。”沈弼直接拒绝。
如果能以这个价卖出去,不要说他,汇沣银行绝大多数的高层应该都会同意这个条件。
此时,他大概猜到,李超人应该就是曾经和汇沣银行签署过某些协议,受制于人。
“据我所知,当初汇沣银行入股和记国际,也不过是花了1亿5千万港币,只是不到三年时间,你们就赚了3亿,你们怎么也大赚吧。”苏城笑道。
3.苏先生需要与我们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和记黄埔集团的资金走账全部由我们汇沣银行负责。
“主人,他们达成的条件是7.1港币每股,不过此外李加诚还承诺了许多有利于汇沣银行的条件,这才达成以这个价出售。”
当然,苏城其实知道这些都只是表面的,当初的和记国际,内部亏损严重,低价格进入很正常,但是如今在被汇沣银行的管理下,和记黄埔已经扭亏为盈,成为一家可以盈利的集团,人家汇沣银行赚钱也是应该的。
虽然他在开始为船队减负,但也不可能全部都卖掉,包船王始终是依靠航运起家的。
在此之前小艾和他说过这其中的一些故事。
苏城直接摇头说道:“沈弼先生,不可能什么事都你们占完便宜吧?首先,我的目标本来是九龙仓,是你和包先生要求我卖给你们的;其次,和记黄埔的股价在5港币左右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以这个价来卖,我个人觉得是非常合理的。
其实,沈弼又何尝不知,作为一家金融机构,一直掌控着和记黄埔,于理不合,于法不通,于情不便,终归要将它抛售出去,只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买家罢了。
暂时就这些,而且以上我需要跟董事会开会,如果董事会同意之后,我们的交易才能够完成。”
苏城在前世的时候,看过一则新闻,李超人大举变卖国内资产拿起英国投资,苏城就觉得有些奇怪。
此时的汇沣银行,为了将来的不定因素而做着准备,正在开展国际化部署,策划着购买美丽国的海洋密兰银行,如果和记黄埔能够卖掉,汇沣银行的资金也会充裕很多,对购买也更加的有信心。
既然在那边大赚,这边亏点又如何?
想到这里,苏城便直接站起来说道:“你说的三个条件,我都可以答应,那么,我就等着沈弼先生给我好消息,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一八五.二四八.一八五.三五
这时候,沈弼很快想出了初步的条件。
7.1港币,和7.5港币的成交价,中间相差了3600万港币。
这样的话,这3600万拿出来,倒也没什么。
“不如这样,我们就折中一下吧,如果苏先生有诚意收购和记黄埔,我就说说我的条件:
“合作愉快!”
“沈弼先生,你作为汇沣银行董事长,我希望你考虑清楚,和记黄埔的买家不好找,没必要把卖家定得死死的,九龙仓对我们环球航运集团真的很重要。”包船王这时候又说道。
2.苏先生需要将手中的23%股权转让给环球航运集团,至于价格,你们自己谈;
他就看准了汇沣银行肯定是想找个合适的买家,只是暂时找不到罢了,其次,环球航运集团这边,也是一个突破点。
实际上,在苏城看来,九龙仓的价值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