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也就知道,红叶的生命力很顽强,就像它的话语,‘不屈’。哪怕这种性格过于突出而难以生存,但仍能在卡恩山区寻得踪迹。”我接着说:“这种罕见的花儿如果来到宁静祥和的细语湖畔,一定能存活得更长久,无论是很久之前就落地于此,或是新栽后的未来一段悠长岁月。”
“不过,看那高挺的样子,想必更可能是在这儿生长了相当时间。当然,只是猜测啊……”我说到这里,就转头张望四周,自言自语一句:“说起来,好像就只看到那么几束红叶,都没看到其他‘同伴’。难道是在别处?”
确实,相较一湾湖边团团簇簇的娇嫩花群,那株昂扬向阳的红叶是否“突出”得过于“孤独”了?
“不,整个细语湖畔,就那么一株红叶。就像你所说的,那确是罕见的花,在原产地卡诺州也是如此。”罗茜回应:“而‘她’……是1491年4月来到这里的,至今也有十年了。”
咦……?
没想到猜对了,那竟是颇有年份的红叶!
可是,罗茜怎么会知道啊?甚至精确到了年月!
难道是她当年带来的……?
可能意识到我的疑惑,罗茜微微笑了一下,说:“其实,我也是听说的啦。移植那株红叶来这儿的,另有其人。”
“不是学姐吗?那是谁呀……”我好奇地问:“而且还是十年前的事。”
十年前……“又”是1491年的时候吗?
“那不就是罗茜学姐和戴莎学姐入学的年份?”我联想到其他事情,转而说:“啊……但是,4月份还没‘正式’报到,是吗?当年是大校庆,可能也是提前到7月下旬才开学?”
而1491年的4月?
对了,那位“学长”……当时也许还在学院,可能还没启程去南方调研。
这又让我想起那张老照片。
当时身着中学套装长裙的戴莎,还是一副青涩可人的模样。
而她的学校毕业日,应该是全国统一的6月31日才对。
相反,温芝中学的毕业日都是在6月中旬,经常是与月铃镇当年的仲夏满月庆典同一天,那真是相当独特的日子。
所以,那是即将毕业的戴莎与那位学长的合照么?
拍摄日期肯定在6月之前,但地点又是在哪里呢?
话说回来,1491年4月……罗茜也还没“正式”中学毕业吧?
“是的。不过,虽然没有‘正式’入读宁溪谷学院,但对我和戴莎来说,其实都算是已经中学‘毕业’了。”罗茜笑着回应。
“啊?这是怎么回事……”我顿时好奇起来,但转而一想,似乎又明白了:“两位学姐都是提前被宁溪谷学院录取吗?”
对了,学院每年的招生有春夏两次,相比常规的夏季入学考试,提前几个月开始的春季考试,名额极少,要求极高,实际是对精英学生的锁定招录。
就如罕见的理科高材生蕾雅,她也是在夏季考入宁溪谷学院的。记得她后来在自荐科联会学院分团候补秘书时说过,自己的“入学考试综合成绩a+,其中物理、化学、数学三科s+”。
但如果要通过夏季招考提前预定学位,各科考试成绩都得s+,而且只是前提条件。
所以,看看罗茜,再想起戴莎,顿时钦佩不已。
事实上,她们也确是精英。
“学姐,你们真厉害……”我不禁在内心里感慨,怎么身边游荡着如此多天才,显得自己像个“笨蛋”一样。
“别这么说,我们……都只是人类。”罗茜笑了下,说:“最后聚在这里的大家都不差。再辉煌的开幕终成刹那间的往事,精彩的人生需要自己继续去奋斗和创造。”
可是,你的人生也很精彩啊,学姐……
暗中感慨一番后,我问罗茜:“学姐,‘提前’中学毕业后,你们都来到学院了吗?那么说来,早在1491年7月下旬开学前就认识了?”
“这倒不是。”罗茜说:“不同中学要求不一样。像我是在宁溪谷学院附属中学读书,当年2月初通过考试被提前录取后,就可以到学院参与预科班学习和社团活动,以便早点适应校园生活。而戴莎入读的安诺中学素以严格出名,就算有学生被金石同盟高校提前录取,最后学期也要待在学校里。通常情况下要等到6月上旬夏季高校考试结束才可以自由活动,但6月底的毕业日不得缺席。”
“原来是这样……那罗茜学姐是1491年2月后就来到宁溪谷学院吗?而戴莎学姐可能就得到6月后?”我似乎明白了其中的区别,接着说:“但那时候已经是学院的第二学期末,已经临近暑假了……实际上与新学年入学也没差太多。”
“对呀。所以,6月才来的话,就只能参与短期适应性学习了。当然也可以选择新学期正式报到。”罗茜回答。
“嗯,也就是说,是在6月初时候的事吗?那张照片……”我思考着并再次“校准”了拍摄时间,同时说出声:“难怪,戴莎学姐会说那‘算是,也不算是’毕业照,可能是早在2月就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