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好像是某种“剧本”,就像罗茜自己留下的创作手稿一样,也给了后来者……主要是韦娜莫大的启发。
“也就是说,那张纸条……大概就只是十来年左右?会是谁夹在里面的呢?既然是在能晶工学专业辖属建筑的小图书馆,难道是哪位前辈的留言?”我想了下,说:“而那段留言中‘曾经的你’,又是指谁呢……?”
“不,并非能晶工学专业的前辈。红叶楼在当年还是法学系的社团活动场所。而在当时的二楼小图书馆藏了一本难懂的能晶工学笔记合集,反而显得奇怪呢?”罗茜回答:“至于那张纸条,应该是法学系前辈留下的。而那位‘曾经的你’,也许就是留言者本人。”
哦……对了。
之前听戴莎说过,红叶楼曾经是法学院某社团组织的活动场所。
事实上,后来和玛希、索菲等人在红叶楼再聚时,聊到这栋楼的历史,就听索菲讲过,那是1491年的新学年第一学期后才转给能晶工学系。
只是因为能晶工学系有自己的专业楼,所以没有重视这栋历史建筑,在1498年就转给科联会学院分团充当活动点了。
大概,从那时起,红叶楼的小图书馆里的藏书才渐渐替换成能晶工学专业为主。
因为,那里后来成了苏珊日以继夜研究的地方……嗯,还有梅林。
现在听罗茜的意思,在1491年的2月,红叶楼仍是法学系某社团组织的活动场地……与之前猜测的差不多。
然后,罗茜认为那张纸的留言来自于某位法学系前辈?
难道是……?!
但她也不能确定吗?
“学姐,该不会……是你和戴莎学姐都认识的那位学长留下的?”我直接问:“难道,那时候他是哪个法学系社团的负责人或骨干之类?这么说来,你们是在学院里……或是那栋红叶楼里认识的?”
对了,当时那位学长已经是硕士研究生最后一学期,而且就在那年的5月作出了不起的事,协助着名左派政治家斯纳先生推动《劳动关系法案修正案》落地。
如果我猜得没错,那个社团也许和他所做的事有关联。
“嗯……和你说的差不多呀。嘿,难道你当时在场?”罗茜笑着看向我。
哎,又一个玩笑!
不过,我确实“猜对”了吗?
“只是瞎猜的,肯定与事实有差别啦。”我笑了下,说:“十年前,‘我’还是个6岁小孩子,都没……或者说,极少走出校门呀。”
但是,话说回来,那一年的“伊珂”,却在6月仲夏满月庆典出走,差点就“再次失踪”……幸亏当时被凯尔发现并紧跟一路。
“嗯,知道啦,只是个玩笑。”她笑着强调了一下,说:“没错。当时……就在我沉浸于《红叶集》某本有趣笔记时,听到了有人上楼梯的脚步声。而很快地,当我走到小图书馆门口并看向走廊时,就见到那位背对着窗户的‘来客’。他好像也因为我这个陌生人的出现而愣住。而那时候的阳光又恰好被他挡住,只是留给他的身影一层光圈,一时让我看不清他的面容,也使得我……竟有点莫名惊讶的奇特感觉。”
嗯,那是临近中午时分的偶然邂逅吗?
如果当年罗茜没因好奇而走进红叶楼,或许不会与那位学长认识,说不定也没有创作幻想小说的启发与灵感,自然不会注意到4个月后来到校园的戴莎,更不会在后来正式入学后“主动”去认识彼此。
甚至,她也不可能在今天和我相见。
这……真是不可思议的“缘分”!
“然后就……逐渐熟悉了吗?”我问。
“就是这样。但这个‘逐渐’的过程也没持续多长……你也知道的。就像只是一段4个多月的……友谊。”罗茜说到这里后长长的睫毛向下稍稍低垂些许,仿佛掩去了双眸里的一丝神采。她静待片刻,像是隐下一些负面情绪,才微微翘起嘴角,笑着看向我,说:“真可惜呀。”
嗯……确实,从1491年2月11日的初识,到当年6月16日那位学长在月铃镇神秘失踪,不过4个多月的短暂“友谊”。
但听起来,那段朋友间的相处时光应该很美好。
因为,刚刚我注意到罗茜神色变化中一闪而过的“遗憾”。
或许,她也很重视那段缘分……虽然说了只是“友谊”。
就像刚刚所想的,罗茜的系列小说最后留言,“献给1491年的你”和“献给曾经的你”,如同在复刻《红叶集》里那张纸条上的文字,又何尝不是一种“怀念”呢?
就算那是广义上的“你们”,其中一定有那位学长曾经的身影。
不过……罗茜到现在也没确定,《红叶集》那张留言的“笔者”吗?
“学姐,《红叶集》的那张留言……你有和那位学长‘确认’过吗?”我还是很好奇,如果是指将那本装满能晶工学笔记的合集献给某个“你”……究竟是给“谁”呢?
按罗茜刚刚的说法,是指留言者本人?
那……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