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835章 罗马帝国非遗传统

第835章 罗马帝国非遗传统

    不得不说,莫洲杊成长的速度很快,或许也可以说他本来就很有政治天赋。
    就在埃尔津詹盆地突袭战结束后三天,莫洲杊就立刻通过大虞驻欧全权大使曹振镛,向奥斯曼帝国表示了愿意和谈的意向。
    不过嘛,这反而把塞利姆三世推入了更加进退两难的深渊。
    因为莫洲杊同意谈判的,只是西亚美尼亚地区,其余的高加索地区,是不可能同意谈判的,这已经是辽藩的地盘了。
    但是对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来说,即便六次俄土战争都输的比较惨,可是高加索地区,他们还没有完全丢掉。
    甚至奥斯曼帝国最大的兵源,就是巴尔干的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地区和高加索的格鲁吉亚。
    奥斯曼帝国可以承认失败,但不能现在就失去高加索,这完全没法跟国内交代。
    “出兵,继续出兵,我将再次召集十万人,把埃及的军团调回来,继续与赛里斯人战斗。”
    塞利姆三世苏丹红着眼睛,看着他的心腹和支持者们说道:“我们没有办法,只能选择继续进军,不然改革就会完全失败,我们也会落入守旧派的手中。”
    心腹们明白了,塞利姆三世苏丹不是真的继续要去跟赛里斯人战斗,而是埃尔津詹盆地的失利,严重影响了苏丹的威望。
    这让本来就在改革中受损十分严重,对改革非常不满的守旧派这下找到了绝佳的机会。
    他们已经变得非常不可靠,随时有发动政变的可能。
    禁卫军选举法可不只是罗马有,绿萝也有,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如果这时候不调入一些能掌握的力量,那么苏丹和他们的生命,都会受到威胁。
    同时也还可以用强硬的姿态,稳住一部分民众对于苏丹的支持。
    “陛下,埃及的军团并不可靠,我们应该调动多瑙河下游的军队回来,阿莱姆达尔.穆斯塔法帕夏才是改革最有力的支持者!”
    有人提醒苏丹塞利姆三世,召回埃及军团是个非常不合时宜的决定。
    因为在英格兰人帮忙赶走法兰西远征军之后,埃及人民遭受了一次严重的心理上暴击。
    他们发现,那些被他们嫌弃的外国入侵者,反而是最尊重他们这些埃及人的存在,盼星星盼月亮盼来的苏丹军队,却在埃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这法兰西人来了虽然没把我们当人,但至少还是把我们当牛马的,可是自己的苏丹和哈里发来了,反而连牛马都没得当了。
    这种强烈的反差,让埃及人的反抗之心,一下就被顶到了最大,各大埃及城市,开始爆发小规模的抵抗。
    许多野心家也借着埃及平民的不满,不断煽风点火乃至亲自下场,在英格兰人也走了之后,埃及立刻上演了一场大乱斗。
    主要由代表奥斯曼朝廷的埃及总督和他控制的苏丹新军。
    代表本土封建主利益的马木留克贵族。
    代表本土教士利益的伊玛目们。
    还有从阿尔巴尼亚来的雇佣兵,这四方参与。
    他们四方在尼罗河三角洲一带杀的天昏地暗,就在去年,连奥斯曼朝廷派出的埃及军团指挥官塔尔帕夏都被刺杀,使得本来应该属于奥斯曼朝廷的军队也开始分裂,并分别参加了这场吃鸡大赛。
    这一切,导致埃及普通人的日子,过的远不如法兰西远征军统治时期。
    所以,此时奥斯曼帝国在埃及人心丧失,绝大部分人都对伊斯坦布尔宫廷和哈里发感到了绝望。
    唯一让埃及还在奥斯曼手里的,就是埃及总督胡尔希德帕夏和他的两万新军。
    如果把这些人撤回来,埃及就保不住了。
    “是的,帝国不能失去埃及。”塞利姆三世也反应过来了,要是为了自保丢了埃及,对他威望会造成更大的打击。
    可是,塞利姆三世急的团团转,“阿莱姆达尔的军队隔得太远了,虽然罗斯人现在正被赛里斯帝国攻击,不会来夺取瓦拉几亚公国和摩达维亚公国,可以把军队安全调回来。
    但.,我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坚持到那个时候。”
    塞利姆三世说了实话,从伊斯坦布尔发出诏令到多瑙河下游,再到阿莱姆达尔.穆斯塔法帕夏回师,起码需要三四个月。
    而且阿莱姆达尔的军队一动,城内的反对派立刻就会得到消息,说不定会提前发动叛乱。
    唯有动用埃及的军团,用大海船秘密把他们运来伊斯坦布尔,才能出其不意。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现在就看谁的动作更快了,塞利姆三世飞速开动着脑筋,不断权衡把埃及军团调回来的好处与坏处。
    就在这个时候,托普卡帕宫的太监总管连滚带爬的跑了进来,这位胖乎乎的黑人,脸上露出了极为惊恐的神色。
    “陛下,埃及发生兵变,胡尔希德帕夏被推翻后杀害,那个阿尔巴尼亚狼崽子穆罕默德.阿里夺取了军队的指挥权,自立为埃及总督,还上书要求您承认他!”
    如果莫子布在这,就一定知道奥斯曼帝国的麻烦大了。
    因为这个阿尔巴尼亚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