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场作戏,何必当真?
尽管如此类比并不恰当,但就好像“皇帝的新衣”一般,其实所有人都明白,这就是一场戏,他们只是配合演出的观众而已,没有必要戳穿那个谎言,就让表演继续下去。
不过,终究有人不同,海沃斯剧院也出现了一个敢说真话的孩子。
隔着一段距离,粗粗打量,那个身影看起来还算年轻,也就是二十岁出头的模样,应该还是初出茅庐,没有办法灵活切换自己的表情,也没有办法适应逢场作戏的场合,不经意间就显露出真情实感来。
安森有些好奇,那个人会如同“皇帝的新衣”的孩子一般说出真话吗?
他,并没有。
那个身影愕然地环顾四周一方,然后就渐渐回过神来,收回视线、低垂脑袋、弓着身体,偷偷摸摸地准备离开。
看样子,他不准备戳破表演,也不准备继续久留。
即使现在才刚刚开始,但凭借威廉-莫里斯的招牌,他也有底气。
反正,演出已经结束,最难熬最痛苦的部分已经结束,继续留下来也不会更加糟糕。
“可能”,是由自己创造出来的。
尽管目前为止一个客户都没有,但埃德加相信客户在精不在多、在质不在量;而且他相信自己。
气场。
于是,埃德加需要依靠自己的双腿走遍洛杉矶,从演技学院到独立剧院,从电视剧片场到大街小巷。
然后,埃德加找到了。
至少,这是埃德加在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五年职场生活所学习到的东西,培养出自己的眼光。
然而,就这?
这一幕,安森觉得非常有趣——
如果经纪人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哪怕那么即使是顶级导演顶级演员的职业生涯也会砸在手里。
对于“洞”,埃德加承认,他有些失望。
甚至就连走路吃饭的时候也需要保持观察。
埃德加,也不例外。
一片喧闹。
到底是期待值太高以至于错过了重点,还是他个人能力不够无法欣赏眼前的演出,埃德加提出一个灵魂拷问:
离开,还是留下,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怎么回事?
一名顶级经纪人必须相信自己的直觉,对自己客户的判断、对合作导演合作作品的判断、对职业生涯的规划等等,全部都必须相信直觉的断定。
从威廉-莫里斯的收发室开始到转正为经纪人,一步一个脚印,全靠自己打拼出来。
其他四大经纪公司的经营时间全部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一个威廉-莫里斯。
毫不夸张地说,威廉-莫里斯见证好莱坞的历史,并且桃李满天下地建立起好莱坞现今的经纪人行业。
宛若猎物踏入陷阱被猎人盯上,背后汗毛瞬间倒竖。
对戏剧、对表演等等,全部都是如此,如同学生作品一般,粗糙、简陋、故作深沉、无病呻吟。
前一秒还准备离开,下一秒就推翻决定,芭蕾舞的鞭转也自叹不如,但埃德加没有丝毫心理负担——
这是埃德加的第一印象,在人群之中看不清楚面容五官,眼神视线也无法准确描绘,只是一个印象。
直觉。
毕竟,他可是打破二十选一的几率,成为三月份唯一一位从经纪人助理转正为经纪人的幸运儿。
一八五.二四八.一八五.三五
一道目光。
那双眼睛,即使察觉埃德加的视线也没有刻意回避,反而轻轻抬起下颌点头示意一下,眼底流露出一抹笑容。
埃德加站直身体,借着人群掩护,快速扫视一圈——
詹姆斯-弗兰科确实是一个有才的,但目前来看,他还没有找到发挥自己才华能力的正确方式。
现在,好莱坞的经纪公司全部都设置了收发室。
创建于1898年的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也是目前好莱坞五大经纪公司里唯一一家传承百年的老资格。
今天下午的“洞”,埃德加没有理由错过——
在威廉-莫里斯,一切看能力,即使是同一公司内部也都是竞争对手,转正,依靠的不是运气。
机会,并不是依靠等待的,而是需要自己去发现去挖掘去争取。
并不张扬,却不由自主转移视线,想再多看一眼。
当然,离开,还是可以离开的,就算被詹姆斯-弗兰科当场抓包也没事,难道演出已经结束还不允许别人离场了吗?
但思绪在大脑一转,埃德加脚步放下,重新站直身体,看向舞台,他想,也许还可以有意外收获。
除了詹姆斯和塞斯之外,剧组还有一批没有经纪人但具备潜力的演员,埃德加也怀抱着巨大的期待。
不是吧……
埃德加,有点尴尬。
此时,全场视线全部看向舞台,为登台谢幕的演员卡司送上掌声,同时还伴随着尖叫、口哨与欢呼。
看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