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剧集的制作以季为单位,往往都是长线作战,越长寿的剧集越成功,比如“辛普森一家”后来已经制作到三十六季,所以整个制作模式稍稍不同。
一般来说,编剧是一个团队,围绕一位两位核心编剧构建一个十几二十人的团队,团队人员随时可能变动,甚至可能每一集的编剧都有所不同。
导演也是一样,因为电视剧不像电影一般追求视听语言,所有魅力来自于剧本,导演则负责规规矩矩地呈现剧本内容,所以导演也同样更换频繁。
如果是迷你剧或者限定剧,为了保持风格统一,编剧和导演团队可能会相对固定;但普通的长篇剧集则没有这样的要求,创作团队人员流动量巨大。
也正是因为如此,剧集的质量,可能在一季的故事里就出现明显起伏,包括中间部分的灌水和低迷,一直到季终力挽狂澜强势回暖,这都是常态。
“老友记”,自然也不例外。
伴随着季终的迫近,这一季的主力编剧、主力导演纷纷归位,不仅核心编剧玛塔-考夫曼(marta-kauffman)亲自回归;而且大卫-克莱恩也同样回到自己熟悉的编剧位置上,亲自把关制作流程。
“上午好,我是安森-伍德,前来试装。”
简单丢了一句话,也没有自我介绍,玛塔就已经迈开脚步离开房间。
“老友记”讲述的是居住在纽约的瑞秋、莫妮卡、菲比、罗斯、钱德勒、乔伊三男三女作为彼此最好朋友一起生活的故事。
显然,这个哥哥对自己妹妹和一位教授、而且还是年龄与他们父亲相当的教授约会,表示强烈不满;却没有想到,这个哥哥一转身就和瑞秋开始约会。
转眼,六年过去,故事来到第六季,剧情人物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明天就要进入摄影棚拍摄了,如果不想这周的播出开天窗,继而影响季终收尾计划,她最好还是闭上嘴巴齐心协力。
剧情发展到第六季,却依旧保持活力,收视率居高不下,编剧团队的用心以及演员之间的火花是关键。
毕竟,整整六年光阴,从当初没有人看好的糟糕境地发展到现在成为全美第一剧集,玛塔和“老友记”并肩走过无数风风雨雨,那些真情实感的战友情谊是切实存在的,玛塔也希望剧集能够继续发展下去。
话虽如此,玛塔还是没有继续说下去。
在黛博拉看来,玛塔的抱怨是一回事、专业态度则是另一回事,对于第六季的收官剧情设计是真心的。
如果无法搞笑,至少需要迷人,就好像布拉德-皮特一样。
咿呀。
另外,经历分分合合又不断错过彼此的罗斯和瑞秋,他们的关系又将走向何方,是否能够迎来圆满?
这则是从第一季延续到现在的一个重点。
剧组的造型师黛博拉-麦奎尔(debra-mcquire)一惊,马上给玛塔使一个眼色,但玛塔根本就不在意。
但玛塔并不准备继续逗留,她可没有忘记——
玛塔不由眼睛微微一亮,对视力保护非常友好。
玛塔回头看了黛博拉一眼,一下就能够捕捉到黛博拉眼睛里的笑意,不需要言语也能够读懂含义:
玛塔又再次看了安森一眼,保持一副严肃姿态,但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下颌、嘴角、眼角的线条都在缓缓放松下来,所谓的严厉,早就已经所剩无几。
第一季的故事开端,是从婚礼上落荒而逃的瑞秋来寻找老同学莫妮卡,而莫妮卡的哥哥罗斯则刚刚离婚,他从小暗恋的对象正是妹妹的同学瑞秋;瑞秋在莫妮卡家落脚居住下来,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
与此同时,黛博拉则一直在打量安森。
罗斯在大学找到一份教授古生物学的工作,却和自己的学生开始约会,然后这个学生的哥哥准备前来拜访。
不管如何,架子总是要摆一摆的。
门板被推开,走廊里的阳光和灯光从门缝微微洒落下来,在盈盈光晕里,一个挺拔俊朗的身影走进来。
一个没有演出经验的毛头小子,即将担任客座嘉宾。
一八五.二四八.一八五.三五
谁又愿意和钱过不去呢?
她还在生气,生大卫的气、生眼前这个年轻人的气。
不过。
“行,你们先试装,回去剧本多看两遍。”
不是纯粹审视,而是专业判断,以造型师的姿态。
玛塔并不介意大卫以权谋私,反正这样的事情司空见惯;但在接近季终的时候搞这一出,大卫是失心疯了吗?
所以,尽管不情不愿,玛塔还是亲自前来公司,和服装造型团队展开沟通,为那个花瓶设定一个形象——
黛博拉稍稍松一口气,对着门口方向扬声说到,“进来。”
毫无疑问,第六季的终极悬念就是,一向恐惧承诺、担心被催婚的钱德勒,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求婚?
这也牵动无数观众的心。
作为和大卫并肩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