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面很简单,只有一个“楚”字,可谜目却是一句谚语。除此之外毫无别的信息,对此我没有头绪,完全不知道如何去猜。
旁人也是颇为不解,在后面窃窃私语。
“哎,这是什么意思,就给一个字却要猜句谚语?”
“还没有其他的信息,这也太难了吧。”
“对的,我想应该还有个条件没有说。”
“兄台,是什么条件?”
“谜格。”
“……”
微微一笑,张长乐看完后转头问摊主:“老爷爷,是不是差一个谜格的要求?”
“呵呵,对。”摊主抚着白须,面带笑意,“谜格为摩顶格,要求谜底第一个字必须是可以上下拆成两字的的字,然后单取其下半截的字连后文读,切合谜面。”
听完后,我便大感头疼。
又遇到了,元宵节的时候张长乐一路猜谜,就会遇见这种带有谜格的文虎,难度完全不是其他谜题能比的。
每到这个时候,基本我们所有人都会败下阵来,唯独他能够猜出一二,可也不是每次都中。毕竟有些灯虎,揭开谜底前是真的想不到。
而谜面的字越少反而难猜,也不知道这一次张长乐能不能成功。
一旁的林青雨和卜盼也看着他,但都没有出声。
“原来是摩顶格,这下难喽。”
“摩顶格,属于半读类谜格,这种往往除了按照要求首字可以拆分外,整句谜底还要能够巧妙地按照意思组字,继而契合谜面。”
“不好猜啊,也不知道这小兄弟是否可以射中。”
“……”
低头沉吟,张长乐在摊前来回踱步,时而驻足看着谜条,如此过了半炷香的时间。
周围人大多都显得很有耐心,没有出声打扰他。
我也站在一旁,放空心思什么都不想,成败只此一举时,内心反而很平静。
突然,他在摊车的正中间停下,抬头看向灯蝶,松开皱眉,了然一笑,道:“竟是如此,老爷爷,这道灯谜当真是绝妙。”
“哦?这么说你猜出来了。”老爷爷没有感到惊讶,始终笑呵呵的,说这话的语气也很肯定。
他点点头,随后收回目光,突然却是朝我看过来,嘿嘿道:“来,路仁,你一整场都没有参与,最后的答案就你来说吧。”
“诶?”
聚精会神起来准备听张长乐说出谜底,结果听到这句话,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他拉到了跟前。
“别别别,我什么力都没出,怎么能抢最后的功劳。”连连摆手,我实在是没有理由去说。
可他的两只手像有千斤之重般压在我肩膀上,叫我根本挣脱不开,他不在意地道:“什么功劳,猜灯谜而已嘛,重要的就是参与。”
“嗯嗯,表哥说得没错,路哥哥你来揭出最后的谜底吧。”
“路师兄,我们都猜过了,只有你没有射覆,所以不能拒绝哦。”
林青雨和卜盼也这样说,再者张长乐那不容置疑的眼神,我当然不好意思再推辞下去,否则就有些见外了。
于是他附耳过来告诉我了答案,听完愣神了一下,随后无奈一笑,谜底确实巧妙。
随后看向摊主,我平静道:“谜底是,覆巢之下无完卵。”
沉默数息之后,老爷爷抬手鼓掌,夸赞地道:“答对了,恭喜你们四个小家伙,猜中了所有的灯谜。按照约定,这只灯蝶就是你们的了。”
“耶!盼姐姐,表哥,路哥哥,我们通过了,灯蝶是我们的了,咯咯咯咯咯!”
最激动的当然要属林青雨了,揪着卜盼和张长乐的衣袖欢呼雀跃,话语中非常兴奋。
而我也是有些开心,虽然这谜底不是自己想出来的,可到底是亲口说的,有点参与感。
围观的群众自是不必多说,都发出了惊叹。
“居然真猜中了,这小兄弟了不得啊。”
“的确厉害,看他样子不过十岁上下吧,脑袋瓜就这么灵光了。”
“不知道他有没有入什么谜社。”
“怎么,你又想招人啦?”
“嗨,我也就说说而已,人家这个年纪正是念书的好时候,哪能真去拉呀。”
“……”
“呵呵,来,你们拿好。”这时老爷爷已经取下了灯蝶。
放至眼前,才更觉这蝴蝶形象美丽,原来那色彩却是涂在灯蝶表面的,经由内部的烛光照耀,便发出了光芒。
而且不仔细定睛看去,完全发现不了其中的竹骨架,一对触角之下有着棕黄的大眼睛,却又是数不清的小点组合而成。腹部由于要放燃烛,所以稍大了些,可也并不突兀。
仿佛如活物,可背部艳丽的色彩又似幻梦般令人难以相信。
似梦还真,该是如此了吧。
“去吧,拿你的奖励。”轻推了下林青雨,张长乐轻声道。
可临了她却显得迟疑,道:“灯蝶这么大,青雨怕拿不动它。”
“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