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路仁传 >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两件事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两件事

    看了一圈,太后才收回目光,移向上官尚书,随口道:“看他们的样子还是紧张,朕又没摆架子。”
    后者敞然一笑,朱唇轻启,夸道:“他们是听闻了太后的事迹,心怀崇敬,怕有损您的威严,折拂了大南的名望,因此才不敢肆意随性。”
    “太后,这是好事,说明我大南子民位卑未敢忘忧国。”
    坐在下面,听完这些话我自己都差点信了,这位上官尚书当真是舌灿莲花,辩才无碍。
    可转念一想,这说得是不是有点那拍马屁的意思?
    而太后却像是没有听出来般,突然慨叹了一声,怅然地说:“家国天下,家国天下,就是这泱泱百姓组成了一个个家,成为如今大南强国的夯实基土。”
    “所以是无位亦可喜忧国。”太后直直凝视着下方众人,语重心长地开口,“希望你们真能像上官尚书说的那样,在朕面前拘谨,是时刻忧心国家,怕折损了我国的威望。”
    我不明白太后为何突然说这么严肃的话题事情,可见到有人起身,还是赶紧照做。
    “谨遵太后教诲。”
    抬手在空中做出下压的动作,太后散去威严,轻和地说:“都坐下吧。”
    然后探头些许,朝我们第一排看了看,转头朝云先生道:“坐在最前面的这群小孩,朕看着都还没有束发及笄,可精神饱满,朝气蓬勃。朕还听说,里面有两个小家伙也成了秀才?”
    闻言我心里凛然,余光看了旁边站着的张长乐,显然太后这话是在说我们两个。
    坐在旁边的云文栋连忙准备起身说话,却是被太后眼神阻止。
    “云老坐下说话,莫要再如此,事不过三。”
    语气中已然是有了怒意。
    于是云先生只坐好回答:“回禀太后,确有两人是今年六月岁试的秀才,分别是张长乐和路仁。”
    说着,他伸出枯槁的手指,点向我和张长乐两人。
    等太后循着看过来时,我们俩同时站起来,埋首行礼,没有说话。
    “抬起头来。”看清我们的面容后,太后脸露欣慰,压手示意我们坐下,“嗯……不仅有才识,长得也俊俏,以后必是一代少年才俊。”
    刚夸完,她便又想起来什么,语气如沉地说:“都说少年才俊,年轻有为,可古往今来担得起这八个字的人却少之又少,常常成了客套恭维之词。”
    “我大南自立国始有二百五十三载,从太祖起便增办学府,培养人才。前有大儒柳河东,韩昌黎,今有朕身旁的云文栋,更有无数具有真才实干的文臣武将,方能有今日的盛世乐土。”
    太后的口气愈加激昂高亮,甚至说完已经站直了凤身,面容霸气外漏,目光如电。
    “朕,要我大南千秋万代,与天同寿!朕,要天下子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朕,要让万国来朝,俯首称臣!”
    “而你们!”太后伸出右手,宽大的袖口随着手臂的移动而轻舞飞扬。
    此时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而我则是心情激荡,看向太后,目光灼灼。
    “就是这宏伟愿景的基石。因此朕,要你们在座的所有人,都能对得起今天拥有的一切。”
    众人没有言语,我本能地深深鞠躬拜服,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太后的远见雄略使我跳出了自身个体的恩怨得失,仿佛一跃而上,站在了古往今来这条历史长河的高空中。
    渺小的个人在岁月的冲刷中无能为力,千千万人却能筑起河中磐石,经受住时间的侵蚀,留下我们曾来过的痕迹。
    而太后现在不仅要让巨石坚固无比,还试图以此拦住长河的奔涌,告诉它,南国立于此,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我全身汗毛倒竖,心底止不住地冒冷,这志向似乎太过于伟大,以致于无法完成。
    但始终有人前赴后继,为了一个目标而奉献终身。
    我今天是第一次见到太后,就听到了她所要实现的理想,以及坚持的信念。
    可多年以后,当我再次见到她时,已是事未成,身先死。
    可又留有火种。
    放下手,掀开裙摆,太后利落地坐下,缓声道:“免礼,坐下吧。”
    “朕来这的第二件事,乃是男女同学吃住的问题。”
    闻言我刚放松平复的思绪又立马提了上去,腰杆向上挺,又一件大事要来了。
    利芒毕露,太后沉默数息之后,才缓缓开口继续道:“首先,此为朕亲自制诰所令,再由礼部颁发,通知各地学府督办施行。若是有任何不满和反对,现在可以提出,或者随时上报礼部,朕会亲自答复。”
    “朕与先皇深感律法之重要,组织朝廷重臣,六部官员日夜修改,删去旧律《大南典》中繁琐不合理的地方,新增未曾涉及的遗漏。”
    提到先皇,我似乎看见太后眼中显露出追思,但又转瞬即逝。
    “这个举措耗时长达二十年之久,编撰而成的《新律》有一百五十卷,分为国典,朝纲,礼部,吏部,刑部,兵部,户部,工部,民利,武律共十大类,各大类之下又分有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