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还没下车呢,就听到外面一阵吵闹喧哗。
仔细一听,似乎在喊着“林青雨”,“林神童”,“悬露”之类的称呼。
心下了然,想来是林青雨高中科试榜首以及太后来庆云学馆讲话的事情,现在已经传到城里了。
也不知道是谁传的消息,不会学馆里有人专门大早起来,跑到城里奔走相告吧。
边心里嘀咕着,我边和张长乐走下马车。
没办法,进城必须下车接受询问检查。
“哎,神童,神童出来了!”
“悬露,仅仅八岁就考得士人,还是全国第一,简直是我们庆州的骄傲!”
“说得不错,今天见到一面,都感觉是天大的荣幸。”
“悬露!悬露!这可是太后亲赐的字!”
“……”
结果刚出去,山呼海啸般的呼喊差点让我耳鸣。
赶紧捂住双耳,我往前一瞧,林青雨她们也是这般模样,走了下来。
好在似乎府衙的孔知府也带着官差前来了,将人们拦在三丈之外,于是形成了两面看不见尽头的人墙,直排进城里去了。
一行人汇合,王教谕和杨教谕两人护在前后,眼神不断巡视周围的人。
而林青雨则是神色惊慌,抓着卜盼的衣袖,躲在母亲身后,卫清漪来到她背后捂住了外甥女的耳朵。
孔知府看见我们,于是带着赵通判过来,开口说了些什么。
可饶是我这般听觉灵敏,也没听出来他在讲什么,耳朵里全是乌泱泱人群的欢呼喊叫。
这时孔知府看了眼赵通判,随即两人高喊道:“安静!”
但一句话显然不管用,人们热情不减。
两人再喊。
“安静!”
那拦人的官差似乎听见了他们的话,也是前后脚地扯着嗓子大吼:“安静!安静!安静!”
我瞧见那些人脸都涨红了,如此大吼十息时间,人海才逐渐归于平静,转为窃窃私语,不时用手指点比划。
呼。
暗自松口气,放下双手,刚才的震天喧哗对我这个感知灵敏的人来说更加严重,现在都还觉得耳朵里有些痛。
而孔知府则是歉然道:“这般喧哗,惊扰了诸位,实在是本官的失职。”
张黎和林跃两位长辈主动走出,双双拱手行礼。
前者语气恭谨道:“知府大人哪里话,却是不知这般欢迎热情,所为何事?”
闻言孔知府爽朗一笑,摇头道:“大人便免了,最近太后有旨,要全国官员不能以权位逼压百姓,就连‘大人’两个字也得逐一改掉废除。”
旁边的赵通判接话道:“张兄,这个时候可就不要装傻了,你的外甥女林青雨,乃此次全国科试的魁首,这件事啊,已经人尽皆知了。”
“嗯,不错。”孔知府一副和蔼亲民的神色,“再者,这孩子得到太后喜爱,赐字悬露。这么大的事,百姓们自然好奇不已,故而前来瞻仰真容。”
林跃诚惶诚恐道:“瞻仰不敢当,小女稚气未褪,年幼不事,恐还受不起这般阵仗啊。”
将他扶起,孔知府笑意不减,轻声道:“哎,这些事迟早要面对,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有让小孩尽快适应了。”
这句话让我认真朝孔知府看去,一身青绿官袍,头戴漆黑乌纱帽,方脸淡眉,中年模样,高有近六尺。
此时他给我的感觉,像是和林跃他们相识许久的老朋友般,说的话也是站在林青雨长辈一角来考虑的。
而听见这话,张黎和林跃皆是一愣,两人对视一眼后,沉默了下来,感觉是不知如何开口。
不过孔知府打了圆场,朗声道:“好!庆州出了这么一位绝世神童,当是天佑我大南。本官已在府衙摆好宴席,请诸位前去。”
说完,他又降低了些声量,补充道:“一个都不能漏,两位教谕也去。”
话已至此,我们众人面面相觑之后,没有拒绝。
于是张黎带头拱手应道:“是,大……孔知府。”
其余人也是行礼。
见状,孔知府满意点头,吩咐说:“如此甚好,那你们直接上车进城吧,去府衙便是,门口有人接应。”
“是,那我等先行一步,在府衙恭候孔知府和赵通判。”
说完,张黎便让我们重新上马车。
坐回车厢,我这才长舒了一口气,这么多人的目光齐聚在身上,哪怕我不是主角,还是感到别扭。
而且这么大的场面,也是我首次见到的。
虽不及见太后时拘谨,可数以千计的人站在那里,无形之中就已经散发出不小的压力。
“都说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今日看来,却是有些失之偏颇了。”
感叹了一句,我似乎已经能想象等来年林青雨去了都城,又该是怎样一番万人空巷的场景。
举着《山海经》继续看的张长乐随口说道:“无所谓好事坏事,只要足够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