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 第144章 忠君体国孙可望

第144章 忠君体国孙可望

过多年海贸,银钱众多,装备精良,所乘海船,所装之炮,远非一般水师能够抗衡。
    ……
    孙国主又噼里啪啦的一顿,把郑成功的实力进行了艺术加工。
    其实国姓爷的军队从头到脚就一个字——富!
    长江之役,郑军进入长江口时,郑成功麾下的一个小将领马龙带着自己的兵丁部属一共五条船,兵丁和家口加起来了一共一百四十多人降清。
    这一百多人,兵丁还只有几十人,是不是看起来不起眼?
    可他们的装备却好的令人发指!
    这五条船上,携带的装备有这些:
    红衣炮十三位,铜百子炮四十五位,三眼枪、鸟枪十杆!
    尼玛孙国主的部队现在连鸟铳都配不齐。
    隔壁的郑成功不愿意玩枪,直接玩炮了!
    郑军的舰队随便降了五条船,都尼玛有这么多炮。
    和国姓爷相比,孙国主就是穷逼一个。
    而老本贼李定国就更别提了,打广东之时,红衣炮根本拉不出多少。
    除了这些火器外,还有:
    铁盔甲四十二顶,铁甲二十六身,棉盔甲、刀、剑、长枪、藤牌等若干。
    不得不说火器方面壕无人性,盔甲方面国姓爷也不逞多让。
    铁甲都装备那么多了,算上棉甲。
    基本上是人能披甲,就铁定有甲。
    孙国主的部队只能说,有多少甲就披多少人。
    而国姓爷的部队却是,有多少人就披多少甲。
    总而言之,孙国主是人够甲不够,国姓爷是甲够人不够。
    除了这些武器装备外,郑军的弹药也壕无人性。
    其中有:
    火药四十二桶,连桶共重一千八百八十九斤。
    <divss="contentadv">红衣铁弹一千六百六十三出。
    百子铁弹一百八十二桶,连桶共重八千八十九斤。
    铁碎子一百零五桶,连桶共重五千一百九十斤。
    按照五斤一枚来折算红衣炮的弹药。
    马龙的这几十号兵丁,带了两万多斤弹药……
    平均下来一人几百斤的弹药。
    国姓爷既然如此壕无人性,每年几百万的海贸挣着,又时不时打打东南沿海的秋风。
    既然如此孙国主自然也得好好地向顺治说明一下,给咱大清的孤儿寡母敲响警钟,以免他们遭了郑成功的毒手,让孙可望无机可乘!
    “国主,你写的这些,鞑子会信吗?”
    看着孙国主列举出来的数字,张虎等人双眼瞪得老大。
    “你们放心,鞑子和国姓在东南沿海打了那么多年,再怎么样也会清楚一二国姓的实力。”
    孙可望开口道:“我所列举的数字,基本上八九不离十,鞑子们肯定会信的。”
    孙国主这是在实事求是,郑成功的部队他的确装备了那么多火器和盔甲啊!
    他孙可望又没撒谎,只是稍微的,适当的夸大了一些而已。
    至于今年国姓爷去不了南京,那就不管孙国主的事了。
    总之得让咱大清防范于未然,赶紧调兵到南京去。
    这些兵马今年用不上,明年不就用上了吗?
    几行大字再次落下:
    望朝廷遣八旗天兵一万,绿营精兵两万,驻防南京,以备十七万海寇!
    孙可望书写完毕,心里继续酝酿一番。
    到现在为止,他所做的事情看起来都是在为咱大清考虑啊。
    比如进兵之前,献上了滇黔地图。
    再比如,提醒咱大清李定国的敛兵聚谷之计。
    现在又警示我大清海贼将犯江南。
    这一桩桩一件件,只要不细论都没啥毛病。
    滇黔地图是真的。
    敛兵聚谷,夔东之兵也的确出兵了。
    郑成功要打南京,这事真得不能再真!
    只要不论细节,孙可望绝对称得上忠君体国,为咱大清的事业呕心沥血了。
    而现在孙国主决定再为咱大清呕心沥血一番,把吴三桂会谋反的事情提前告知咱大清,让顺治和孝庄这对孤儿寡母,提前十几年做好准备,防范于未然!
    在打完郑成功的报告后,孙可望提笔又写道:
    我朝虽然进兵西南,势如破竹,可在前明余孽未灭之时,仍需多加小心。
    今闻洪督师遣幕僚贾自明入滇,意图行使诈降之计,让李定国之兵止步滇南。
    臣可望日夜思索,却始终不得督师之意。
    如此拙劣之策,安能使李定国这头猛虎收敛爪牙,在滇南待死乎?
    臣昔日在云贵之时,鼠目寸光,不服王化,曾与督师、平西王多有私下联系。
    现在观之,洪督师和平西王举止怪异,恐有不祥之兆!
    其实孙可望、李定国和洪承畴、吴三桂都曾经有过秘密的私下联系。
    洪承畴诈降李定国也并非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